接到河南教育报刊社编辑的电话,要我做“谁是最具成长力的教师”的评委,我很高兴,同时也感觉到压力很大,甚至有点不知所措。说句实在话,在此之前,大部分参评老师的材料或记者的专访我都看过了,总的印象是后生可畏。不管是专业知识功底还是教育教学能力、驾驭课堂的能力、教育教研水平,他们都是挺不错的,在取舍上,难度是比较大的,舍去哪个都于心不忍。
怀着对参评老师的敬意和虚心向他们学习的态度,我为五位同志分别写下了如下的评语。如果编辑或老师们认为还比较合适的话,说明我的评语有一定的针对性;如果不合适的话,说明我是一个很不称职的评委。
附评语:
1、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学经历使他更有爱心,教育起孩子来更得心应手,孩子们的爱戴也就顺理成章了。“他们需要的不是同情,不是居高临下的帮助,而是一种平等、民主和尊重。”正是这样的教育理念才能够使他深入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了解学生,尊重学生,幽默、温柔、亲切,最终赢得了学生的尊敬与牵挂。坚持写教学反思,有较强的教研能力,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使他的每一步走得都非常稳健。
2、“向星星瞄准总比向树梢瞄准射得高。”一句激励的话语使马老师投入到了“ 研究、改进、实践、再研究、再改进”的教育研究活动中去,她写实验方案、搜集实验材料、搞好阶段测评、用数理统计知识分析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她最终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她对着墙壁练习讲课,探寻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学习方法,以饱满的热情感染、鼓舞学生,是一位很有发展潜力的教师。
3、带着疑问做教师,带着问题进教室。广泛的涉猎使她心境开阔,茅塞顿开;记录、审视、思考、使她日渐成熟;不服输的的力量使她一如既往、勇往直前;对教师职业的神往和憧憬使她信心百倍;教育教学研究又让她驾轻就熟、游刃有余。正如郭老师所说:“教育日记的撰写,彻底改变了我,让我再次追回曾经搁浅的信念;是教育日记让我拥有了一份从容的教育心态,让我的教育过程充满充满挑战、充满希望、充满快乐。”
4、当学校工作需要他改变专业的时候,他横竖不说一句话,“三更有梦书当枕,半床明月半床书。”从头学起,从头再来,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刻苦读书,认真反思,虚心求教,大胆探索。可以改变的是学科的教学,不能改变的是人的执著精神。有较好的写作功底,较高的教育研究能力,积极的工作热情,向上的生活态度,顽强的拼搏精神,还有一颗关心爱护学生的赤诚之心。超然于世俗之外,蕴含的发展潜力是显而易见的。
5、“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课堂是学生的舞台。教师所做的一切都是为学生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创造条件的。作为数学老师,能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数学思维去思考和解决问题。”这就是刘老师的教育理念。在她的引导下,枯燥、乏味的数学课变得充满挑战,活泼有趣,数学也成了生活的一部分,生活的必需;学生的思考习惯得以养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提高。没有执著的追求、广博的专业知识和深入的教研能力是很难做到的。
通过参加这次活动,我更进一步地感觉到作为教师所肩负的责任,教育下一代,为祖国培养合格的接班人。也更一步感觉到了自己的努力方向,认真读书,武装头脑,提高自己的素质,积极进行教育科研,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