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w:"on" IsROCD="Fal IsLunarD="Fal Day="19" Mo= r=09"> 09年月19日 星期四 小雨雪
我眼中的春笋娃娃 今天,我读了课文《春笋》,有很大(深)的感受。 我觉得春笋娃娃很自信。因为你看,“它们迎着春风,在阳光中笑,在春雨里长。一节,一节,又一节。向上,向上,再向上。” 我觉得春笋娃娃乐于帮助别人。因为我知道竹子是由春笋生长而成的,春笋是竹子的娃娃。要是没有了春笋,就没有了竹子,可爱的大熊猫就没有了食物,熊猫宝宝就可能会死掉。有了春笋,有了竹子,熊猫才能有香喷喷的食物,才能快活地活下去。春笋不仅自己努力地在长大,而且还在努力地帮助别人。 我觉得春笋娃娃还很开朗(开朗乐观)。你看,它们脸上都带着(装满了)微笑。竹子妈妈也满脸高兴(笑盈盈)地说:“孩子,你长大了!懂事了!你也能带给人很多欢乐了。”春笋娃娃在微风中听话地点点头说:“妈妈,我愿意帮助别人!”竹子妈妈伸出大拇指说:“这才是我的好宝宝。” 春笋娃娃和竹子妈妈开心地笑了起来,它们的笑声越来越大,被春风姑娘传到很远很远的地方…… 春笋娃娃的笑声传到了水立方,游泳池里水花也露出了微笑,载歌载舞,; 春笋娃娃的笑声传到了奥运会场馆,运动健儿们在认真训练,争取为祖国争光,运动员滴(洒)下的汗珠带来了春笋的笑声; 春笋娃娃的笑声传到了草丛中,小草笑眯眯地使劲往上长啊、长啊、长,因为它们要把笑声传递给太阳公公…… 春笋娃娃的笑声传到了四川地震灾区,那里的孩子也露出了笑容,他们要把自己的家园建设得更加美丽…… 听,春笋娃娃的笑声传到了我们校园,我们的教室窗明几净,书声琅琅,我们都在认真地上课学习…… 妈妈的话: 《春笋》是一年级苏教版语文(下)的第一篇课文,也是孩子们今天刚刚接触到的课文。舒月晚上回家一口气写下了这么长的一篇日记,很是令我惊讶。 《春笋》原文如下: “一声春雷,唤醒了春笋。它们冲破泥土,掀翻石块,一个一个地从地里冒出来。 春笋裹着浅褐色的外衣,像嫩嫩生生的娃娃。它们迎着春风,在阳光中笑,在春雨里长。一节,一节,又一节。向上,向上,再向上。” 这篇课文运用拟人化的手法,描写的是春笋在美好的春天到来之际,破土而出,旺盛生长的情景,细腻生动。一般我们教育孩子都是学习春笋不怕困难、顽强向上的生命力。这一点,孩子应该也深刻理解到了。 但令我比较惊讶的是,舒月还从这篇课文里看到了春笋娃娃的自信、乐于助人、乐观开朗的一面,甚至于还从课文的插图里捕捉到了春笋娃娃的笑意、联想到了春笋娃娃和竹子妈妈的对话,甚至于把它们的笑声带到了水立方、奥运场馆、草丛里、四川灾区、自己的校园……更为可喜的是日记中的“载歌载舞”“窗明几净,书声琅琅”都是语文课本上学过的成语,她能把它们灵活运用起来,也很是出乎我的意料。 孩子们的视角总是与众不同!在她们眼里,世界是那么的丰富多彩、那么的五彩斑斓、那么的奇特神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