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这本书书名时,我不以为然,不认为这是一本多么多么重要的书籍。但当我逐渐地从封面,作者,读到封面上本书的写作背景时,我与作者的心灵似乎拉近了,且逐渐相通起来了。自己也是人母,自己也有即将走到青春期的孩子,也同样面临着与子女沟通不畅的焦虑感,紧迫感,有时甚至是无助感。
直到把本书读完,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对于亲子关系,之前是“山重水复疑无路”,而今便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了。原来母子之间的沟通也可以这样。于是从本书中,我得出几点亲子的认识:
一、孩子仿佛已不再是你的孩子。当孩子进入青春期后,他的一切的一切都已改变,这不但是指生理上的诸多的变化,更是指心理上的巨大改变。一般的家长对此只是怪孩子变了,变得太多了,与小时候的哪个可爱的他一点儿也不一样了。于是,误解,甚至刻薄的言语造成了两代人之间的冲突,隔膜,在亲子之间有一道无形的鸿沟,从此再也跨越不过。孩子沮丧,怪父母不理解自己,而父母也暗暗怪自己养了一个不领情的家伙。
二、亲子之间可以沟通。孩子不如青春期后,面对他们的一些身体和心理上的诸多变化,父母可以找一种比较适合沟通、交流的方式来进行彼此间的交流,以便双方走进对方的世界,用新的眼光和心里接受孩子的改变,促进亲子间的感情。其实,孩子还是原来的孩子,只是随着阅历的增加,知识的更替,自我生理和心理的成长,孩子逐渐变得成长了而已。这时候父母不要忙着急于窥探孩子的秘密,而是可以寻找一种恰当的、孩子可以接受的方式进行彼此之间的沟通交流的。
三、父母要有自己的知识储备与人生阅历。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所以,孩子一生下来一般与父母最先相处,因此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都有致命的影响,除非孩子离开父母之后,有自己的知识建构,有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看法,有自己的人生价值观,自己变得十分强大,以至于强大到可以推翻,甚至否定原来的家庭所带来的一切影响,否则很容易在心理上对原生的家庭产生依赖,从而在心理上造成没有形成“心理断乳期”,以至于孩子是父母的再版。所以,作为父母的我们一定要建立自己的知识储备,用自己的知识储备来指导孩子的人生观,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人格。当孩子与父母倾诉自己的人生际遇时,父母便可以讲述自己丰富的人生阅历与对人事物的看法,这些都会无形中对孩子对世界的看法形成冲击,使得他对这个世界的看法重新建构,整合,形成自己的认识。
四、父母要想法把自己变得更强大。父母的知识储备不足,或人生阅历不丰富,见识短。如果这样,对于孩子的一些未知的领域或者一踏入的领域,就没有办法与他们分享,造成没有共同预言来沟通、交流,不能彼此之间增进情感,所以也会从此处来造成亲子间感情的疏离。如果想要与孩子很好的沟通,想法多读书,读经典的书籍,特别是教子之书,像《亲爱的安德烈》,《傅雷家书》等优秀的教子书籍,想必辉带来无穷收益,启发,思索,这些对于沟通孩子都有助益。逐渐使自己变得更加强大起来,这样与孩子沟通时,孩子也会发现你的变化,或许对你有强烈的探究感,与你的沟通渐入佳境呢。学习做父母,也要与时俱进,活到老学到老呢!
通过读《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我发现了即使孩子到了青春期,也是可以沟通的,前提是你需要准备一番,改变自己,与时俱进学习,为孩子关键期助力,也为孩子的人生价值观的确立提供引导和帮助,争取为孩子良好人格的形成提供动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