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土特产 在我的家乡武陟,虽然没有那么多的自然风景,文物古迹,但这里的人们,有这一样共同的爱好——喝油茶。 有些人可能知道,去了北京,那叫:不到长城非好汉,意思是到了北京没去长城,那叫白去一趟,那么来我们武陟,那就叫:不品油茶“伪君子”,来了武陟索无味。
油茶在我们武陟人的心中有着特别的意义,每逢重要的节日,家中都会打油茶喝,打出来的味道甜美,咸中鲜香带辣,只不过正宗油茶的做法有些复杂耗时:先把面粉倒入锅中,炒到颜色发黄,麻仁同样也炒至焦黄,另加桂花和牛骨髓油,拌搓均匀,然后将搓的均匀的面茶放在碗内,加上白糖,最后用开水冲成浆糊状即可。
记得小时候,有一次过节,奶奶好不容易打出来的油茶,我是尝一口就不吃了,说奶奶打的油茶不好吃,味儿不够浓,不够咸香……从那以后,老家的小院内再也没有飘荡过油茶的香味,也再也没有提起过“油茶”这个词。懂事以后,我才知道关于油茶的一切,什么油茶是武陟的土特产,每逢过节,家家都会打油茶喝,可惜的是,我却无福再品尝那鲜鲜香香的油茶。
油茶是我家乡的土特产,所有来我县浏览参观的人,在回去时,总会带一些油茶,油茶可以说是我们这儿的标识了,可他在我的记忆中,却是那么模糊,直到那一次。
那天,妈妈接了个电话,是二姑打来的,因为她想让妈妈帮她买一桶油茶,之后那几天,先是在妈妈的手机上看到成桶的油茶,又是出现几包油茶粉,看着那些东西,不知味道怎样的油茶,使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把其中一包油茶冲了开来,加入桂花、花生之类的辅料,尝了一口才发现,这个味道与记忆中的并不相同,咸中鲜香带辣,那关于油茶味道的记忆,再一次在我脑中呈现。
一个武陟人记忆中永不泯灭的东西,它的味道永远珍藏在武陟人的心中,他就是油茶,我们家乡的土特产,与我有着一些故事并闻名于中外的油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