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记了冷静 时隔半月,我依然记得那场地理期末考试,那场我们初中学段的最后一次地理考试(听老师说,考卷的得分就是地理会考成绩)。尽管是开卷考,我还是花了很多时间复习,信心满满,冲着满分而去。当我高高兴兴做完选择题,开始做综合题时,一看题目,顿时傻眼了。 没有一道是书上的原题。要知道,以前三个学期的地理期末考,只要把课本看熟,都能找到答案。而这次,甚至是那些示图,也全跟课本上不一样。当时,我就乱了套。拿着书一阵乱翻,整整十分钟,只写了12个字。唉,我哪里还坐得住哦,也根本冷静不下来了。眼看只剩下半个小时,思前想后也没有别的办法,只好凭记忆,凑些差不多的内容往答题卡上写。 写着写着,居然写顺了,心里也就冷静了一些,细心琢磨还没做的两道题。其中的一道:黄河对郑州的发展有什么作用?猛一想,除了提供工农业用水,好像没啥了呀?生活用水嘛,不是已经被南水北调的水替代了吗?难道还有水力发电?不对,那是黄河中上游的事。内河航运?也不合适,没听说郑州有什么水运码头。忽然记起花园口有个景点,自己去玩过,就赶紧把发展旅游写上。再一看表,还剩9分钟,我又心慌了,手忙脚乱又取代了沉着冷静,最后一道题只能匆匆一写。 考完地理,想放下这门课,却总跳不出阴影。仔细回忆,如果当时冷静一些,不用翻书,只要开阔思路想一想,所有的题都能答全。而自己恰恰在该冷静的时刻忘记了冷静,出错和漏写也就难免了。 于是,我想起了冷静的重要。古代的诸葛亮靠着冷静的分析,巧设空城计,吓退了司马父子。现代的邓稼先和陈景润,靠着冷静的钻研,前者成功研制原子弹,后者证出哥德巴赫猜想。更有敬爱的周总理,在万隆会议上面对一些国家代表的攻击,经过冷静的思考,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使会议圆满成功。 就是哦,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能忘记冷静。冷静使人理智,冷静促人成功。想要做好任何一件事,无论大小,必须冷静。否则,就如我的地理期末考,白白丢分,深深教训!
后记:我们这里,初二的期末考,地理和生物比其他六门功课早考一周。地理考,忘记了冷静,丢了4分;生物考,吸取了教训,没丢1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