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心让我得到的 “叮零零,叮零零…”伴随着这优美的上课铃声,同学们一窝蜂的挤进教室,因为要上数学课了。 数学老师踩着铃声走进教室,看看她胸前抱着一大沓卷子,我心里想:又要改错题了,真希望这次我不要错太多,要不中午我可就惨啦! 刚想到这儿,两张卷子正巧躺在了我的桌子上。拿起试卷,我迫不及待地想看一看,自己这次一共有多少道错题。顿时,我看得目瞪口呆——两张试卷加起来我竟然错了十道题,而且有八道都是应用题,整个卷面都被那又红又大的“Ⅹ”号所占领。我立马掐了下自己的大腿,还真疼,不是在做梦,天呀,我怎么错了这么多,这可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情况呀,中午回家妈妈一定又得把我批一顿了。 走在中午放学回家的路上,我心里一直忐忑不安,一直在想如何跟妈妈说呢?不知不觉,我走到了家门口,敲开门,一看是妈妈,我就把早上发的卷子错了很多题的事告诉了妈妈。可没想到的是,这次妈妈竟然没有大声喝斥我,而是轻声“嗯”了一声。 妈妈随后说到,“盟盟,咱们错了题没关系,平时错了题总比在期末考试时错这么多题要好多了吧,但你必须要总结这些错题的原因,把根儿找出来,对症下药,我想才能取得最好的结果。” 听了妈妈的话,我觉得说得很有道理,看着这些错题我一直在找原因:先说说客观原因吧,从去年十一月份开始到现在,我一直在学校学习“希望杯”的辅导班,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学习,我感到有些疲惫,经常脑子就跟灌了一大堆浆糊一样,不转圈,有些简单的题目拿出来,我都经常做错。这也只能算是个客观原因,给自己找个台阶下,这次错这么多题的主要原因,我和妈妈分析还是因为自己审题不清造成的,没有仔细读完题就开始下笔。 比如,1.一个三角形的底是6dm,高是2dm,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cm2 。结果我想都没想就直接写了个12,没有看清题目中最后要计算的单位是cm2。 2.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平行四边形的底是20米,高是12分米,如果三角形的底是15分米,那么三角形的高是多少分米? 我的计算过程:(20ⅹ12÷15)ⅹ2 =28ⅹ2 =56(分米) 显然这道题我就是没有看清题目要求,大概读了一下题就开始动笔,没有换算单位,结果肯定是可想而知。 3.在一块底是150米、高是90米的平行四边形菜地上种青菜。如果每平方米可收青菜6千克,这块菜地共可收青菜多少吨? 我的计算过程:150ⅹ90ⅹ6 显然这道题还是犯了跟上一道一样的错误——没有换算单位。 通过分析我和妈妈得出以下结论: 1.从计算结果上看,做题的方法大致都没有什么问题,也就是说解题的思路都是正确的。 2.做题前没有认真审清题意,这也是最大的问题。 3.计算上经常出错,有把数抄错的现象。 找到自己的病根,要把它治好,那得看我自己的了,我一定会认真总结这次的经验教训,多从日常学习中总结,找出最好的良药,让自己在学习这条路上越走越远,越飞越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