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对待孩子的挑食 ----读《挑食有理》 中午,孩子递过来一本杂志,脸上颇为得意地对我说,妈妈,你看看这篇文章,讲的还挺有道理。不信,您瞧瞧?这孩子,又想干什么呢?!看完之后我才明白,呵呵,这孩子在为自己的挑食找理由呢,不过,文中的观点到真是很有新意,倘若家里有和我一样吃饭让我们发愁的孩子,或许会有些所启发。 一直觉得自家孩子又瘦又低,老嫌孩子不好好吃饭。特别是父母更是疼孙子心切,每每唠叨起来,让我本来还算淡定的心,也不免常起波澜。于是语言和行动上常有责备孩子的意味,孩子往往反感。和文中提到的家长一样,我们也给孩子开过中药调过,想着孩子缺什么东西,也买过广告宣传的商品,好像都不见效。文中告诉我们:大部分孩子都有挑食现象,他们即不是缺什么微量元素,也没有病,这只是他们养成生活习惯的一个必经的阶段。不是孩子“挑食”,而是他们还‘‘不会食”。人类对不同味道的感受能力和味蕾的发育有关,舌头上的味蕾是按照从前到后的顺序,慢慢发育成熟的。舌尖感知甜,舌头两侧的前半部分感知咸,两侧的后半部分感知酸,舌根感知苦。所以孩子们大都喜欢吃甜食。随着年龄的增长,味蕾逐渐发育成熟,人类对各种味道的适应能力会逐渐增强,也就不会再挑食了。 家长认为孩子“不好好吃饭”,经常是因为孩子不能像大人那样按顿吃。人类社会建立起按顿吃饭的习俗,是为了在饮食和其他活动之间更好地分配时间。成年人吃饭时,会意识到下一顿还要等几个小时,所以现在要吃饱,而小孩子是没有这个意识的。有趣的是,家养的宠物的饮食习惯和孩子们差不多。首先是对食物品种很挑剔,不想吃的一口都不沾;其次是不按顿吃饭,每天会吃许多次,饿了就吃,如果吃饱了,哪怕剩有一点也扔在那里。这种现象出现在动物身上,我们会觉得很正常。可是,为什么出现在孩子身上,我们就认为孩子有问题呢? 呵呵,这些观点是不是让人耳目一新呢,所以我们要正确对待孩子的挑食,不要一味地责怪批评。只要孩子营养均衡,这一顿多吃点,下一顿少吃点,又有何妨呢?况且我们还可以告诉孩子一句话:如果长大了还挑食,那你就会失去很多品尝美味的机会!相信孩子听到这句话,也会有意识地克服自己的一些不好的生活习惯。毕竟孩子终究会长大,既然他们现在还是孩子,那我们就让他们享有孩子的权利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