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档案
梁懿婷
文  章:68
评  论:26
访问量:13133
荣誉榜
推荐博文
您可能感兴趣的
节约粮食,你我做到了吗?
分类:我的文章   2012-04-20 10:41

    刚刚看到篇文章《媒体称中国餐饮业每年浪费粮食可养2亿人》,介绍2012年4月19日央视《新闻1+1》播出的节目《奢侈的垃圾!》,内容与结论的确吓了我一跳,原来不知不觉中,我也成为了浪费粮食浪费资源制造无数奢侈垃圾的一员。尤其是已经作为父母,肩负指引与教育下一代的重任,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在时刻影响着孩子。平时我总是指责吵骂孩子,从没认真思考我是否是个合格的公民,我的言行是否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我的生活方式是否在暗暗引导孩子走向错误的方向。细究起来,令我不禁出身冷汗。

 

    我出生在七十年代的农村,经历过饥饿短缺的年代。 上初中开始住校,每周一到二次回家背馒头,馒头数量有限,每顿饭都要仔细计算应该吃1个或2个,如果某次太饿了多吃半个,下顿可能就会更饥。馒头时间长了变硬或变馊,多数时候,叽叽喳喳的小鸟还会在馒头上添加些“作料”,那我们就会揭掉馍皮继续狼吞虎咽。之后上高中甚至上大学,在学校食堂就餐,依然算计着每一分钱,不能随心所欲地吃饱每一餐,遵循“花最少的钱买最大量的”原则渡过了学生年代,吃不饱的感觉如影随形的贯穿整个求学的青春岁月。这时候,何谈浪费两字更不知奢侈两字的含义。

 

   时代在飞速推进,转眼我进入城市走上工作岗位又为人父母,生活水平可用翻天覆地四个字形容。一下子从饥饿短缺演变成丰富过剩的年代,从如何吃饱的痛苦中演化成如何减肥的痛苦了。我的孩子也相继出世了,她们每天只知道挑挑拣拣,父母跟在她们后面是不停的求求“多吃点吧乖”,只要孩子提出吃什么东东,父母好像中奖一样屁颠颠去购买,唯恐过后孩子要翻悔一般。孩子就是皇帝公主,父母就是为她们服务的仆役丫头,随时等着招唤,买十份食品孩子只要能吃一份就很满足。

 

    老实说,我的孩子也是如此,每天放学必定买零食,吃饭时求爷爷告奶奶般吃那么一点,能上餐桌吃上半碗算是给老妈点面子。吃不完了碗一推就走了,剩下的当然是扔掉,不剩饭的情形似乎是少数,剩饭然后扔掉才是主流。不仅是孩子如此,我也经常这样,甚至经常找借口安慰自己“减肥啦减肥啦”。就这样,浪费的习惯在不知不觉中生长了固化了理所当然了。

 

   偶尔,我也会向孩子讲讲过去小时候的饥荒,从内心来讲,这并不是教育孩子而只是当个故事讲给孩子娱乐,甚至是以“炫耀过去”心理来证明现在的成功。真正灌输节约的念头一次没有,相反无形中我带头引导了浪费奢侈的潮流。或许自己过去的确受点苦挨点饿,内心深处有个情结就是决不让下一代人受苦受累受饿,把所有的爱与物质都倾倒在孩子身上。

 

   物极必反,得失相承。

 

   尽管现在的生活是丰裕了,孩子的物质条件得到根本扭转,可是一些美好的习惯与美德也相继丢失了,孩子们不知道感恩不知道节约不知道付出,我们作为父母常常哀叹现在的孩子怎么了,恕不知根源在于我们父母自身。只提供物质而不提供精神辅导,只提供溺爱不教他们感恩回报,只口头责骂不以身作则,孩子们如此也不足为奇了。

 

    作为父母,作为老师,作为学校,我们在天天紧逼孩子学习成绩的同时,能否分出一点时间教教他们如何生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培养独立的生活能力学习能力是不是更重要?节约当然只是其中的一点,可从一点引伸到全面,让我们开始警醒开始思考开始行动,谓为不晚。

 

    二年级的学生,仅是七八岁的孩子,从现在做起,从父母自身做起,从生活小事做起,我们还有时间。

0
浏览(1185)┆ 评论(0)┆  推荐 收藏 分享 举报
  相关博文正在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