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上这本书,脑中出现了刘备三顾茅庐请孔明出山相助的画面,随之又出现了曹操煮酒论英雄的场面。是啊,“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天下本应是曹刘相争,可偏偏“生子当如孙仲谋”,可见辛弃疾对这三个君主的看法,他更偏向孙叔。孙叔何许人?此人乃江东统治者。他既在刘备兵力弱时与刘备结盟,又在后面曹操要垮台时帮助了他。因此,这么没主意的人不会成就大事。我们再来看曹操和刘备,我觉得他俩非常不同。曹操,阴险,狡猾,毒恶,冲动,一意孤行,常常不会听取别人的劝说。因此,手下并没有几个像诸葛亮、关羽、赵云这样的大将才。我分析,这主要是两点:1.曹操自身太残暴,奴才给他盖一下被子都被杀了谁还敢接近他呢?2.太过刚强,不会感动别人。而刘备呢,正好相反,仁义,仗义,广招贤才,桃园结义,三顾茅庐,摔阿斗……这一系列事件足以让我们感受到刘备的聪明,仁义。而我们试想,如果刘备得不到诸葛亮,那会怎样?也许还没站稳脚跟便被曹操捉去了。就更别提后面的三足鼎立了。而相反,如果曹操得到了诸葛亮,那估计天下早被魏国夺去了。因此,我觉得,论这个人水平,他俩不差上下,但若加上诸葛亮就很难说了。
天下,永远都是曹刘之争,永远是强者在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