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档案
博腕儿是什么呢? 音乐盒
文  章:342
评  论:4272
访问量:225516
荣誉榜
推荐博文
浅谈我家育儿经 xxt推荐博文 这是老师给我送的哦!
分类:妈妈心得   2010-08-30 16:35

     浅谈我家育儿经

 

曾经有人说,在所有的职业当中,只有一种职业是不需要经过培训就可以上岗的,那就是为人父母。也记得有人说,要想当一个好父母其实也没有想像中的那么难,只要我们用心去爱孩子,努力去为孩子创造一切,给他们一个幸福的家就可以了。因为爱可以创造一切,可以改变一切。话说的容易,可是“爱”,看似简单的一个字,我却日渐感觉到它是一个饱含着情感与责任、琐碎与坚持、承担与义不容辞……的沉重的字眼。怎么去爱?用什么样的方法去爱?怎么表达爱?如何让孩子理解爱……却真的是那么不容易!记得高尔基说过一句这样的话:“爱孩子,这是连母鸡都会做的,关键是要会教育孩子。”就是这么一句简单而普通的话,却真正揭示了爱的涵义。哪个父母不爱孩子?关健就看你怎么教育!没有良好的教育,孩子照样也会长大,可是却很难成长为一个优秀的孩子。换一种说法,那就是一个优秀的成功的孩子背后,一定有一个全心投入的父母或是老师!

自从儿子出生后,我和所有的父母一样,全心期待儿子能身心健康地成长,为此我看了不少关于教育的书籍。诚然,这些书确实给了我理论上的指导作用,让我一时觉得有些豁然开朗。可是一到了实际应用上,这些理论却有很多不适合自已的现实生活,不适合应用于儿子,就算是勉强用上,也有一种不尽人意,死板教条,而且也收不到预想的效果。因此,我时常在教育儿子的过程中迷茫着、摸索着。随着儿子的成长,他变得更有主见,更有自我意识。所以,我越来越感觉在今后教育儿子的过程中,不停地学习和摸索仍将是一项艰苦而艰巨的任务。有心找人寻求秘籍,却不知如何开口。总结这几年的教子经历,和博客圈的博友们分享一下我的心得体会,就算是我抛砖引玉吧。

第一,我注重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包括生活习惯、学习习惯、阅读习惯。不扫一屋何以扫天下?我一直认为一个人应该学会注重小节,注重细节,所以我对儿子的教育中就特别注意细节。比如诚实守信、顽强自信、自理自立、尊老爱幼、团结协作、持之以恒,这都是我们努力培养的基本品格。从讲故事,到阅读书籍,到现实生活,只要和这些方面有联系有挂钩的,我都努力去引导儿子去品味,去体会,去揣摩。所以,现在儿子的学习和作业基本不用去督促,独立阅读基本不用去引导。

第二,我一向不主张对孩子爱的“太深”,换言之,千万不能溺爱,只要给孩子他应有的爱护就可以了,重要的一点是要学会倾听,倾听孩子的心声,做好孩子的听众,并且要能站在孩子的立场上考虑事情,及时和孩子沟通。孩子幼小的心灵是娇嫩的,是需要爱的滋润和呵护的,要想孩子心灵的花朵开的鲜艳夺目,就需要父母用充满爱的心灵去浇灌。可是浇灌不是越多越好,太少了可能干旱,可是太多了就会淹没。一定要给孩子发表观点和想法的权利,并努力为孩子找到一个他们认同的办法和思路,这样孩子才会对父母有信任感,有安全感。人都只会对自己十分信任的人诉说心灵,孩子当然也是。只有对父母充分的信任,只有心中存在着安全感,孩子才会对你敞放他的心灵,有事才愿意和你说,并听取你的意见和想法。学会倾听孩子的想法,尊重孩子的选择,就是建立这种信任与安全的最好途径。无论孩子说的对与错都要用情用理去阐明自己的观点,和孩子一起分析事情的是与非。无论是批评还是表扬,只要能站在孩子的立场上,让孩子感受得到你的用心与真诚,感受得到你是真正为他好,那么孩子是会很愿意去接受大人的观点的。

第三,一定要掌握和孩子说话时的用词,无论是批评还是表扬,都要使用孩子能接受的语言。人人都喜欢听赞美和鼓励,都喜欢戴高帽儿,孩子就更甚之。如果我们能掌握时机地夸奖他,那么孩子干起事情来就会更起劲儿,就会事半功倍。但是只表扬不批评,时间一长孩子往往会把赞美的语言听疲倦,所以批评固然也不可少。可是批评和表扬相比,批评的话谁都不爱听,这时就看你的批评艺术了,批评的语言一定要选择好。切记千万不能用打击性的语言去提露孩子的弱点,更不能拿他的弱点去和别的孩子相比,而且要切记一定要“打一巴掌给个糖”。千万别说这是虚伪,孩子就是一棵小树苗儿,成长中不剪枝儿不掰杈儿是不可能的,但是剪了枝儿掰了杈儿孩子肯定会觉得疼,所以适时地抚慰一下给个糖也是必不可少的。

第四,树立良好的心态,给孩子创造良好宽松的环境,耐心等待孩子的成长。不是有人说吗,孩子是父母的作品,作品的好与坏,不是纸和笔的错,也不是作品选材的错,而是写作人的错。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大人。孩子生下来什么也不懂,只有在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和熏陶下,才造就了孩子。因此教育的方式,熏陶的环境就显得是那么的重要。所以,给孩子一个宽松、温暖、和睦、幸福的环境,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的空间,才是我们做父母最应该注意的细节。现在不是都希望孩子能够张扬个性吗?父母都要有一个最平常、最坦然的心态,去看待孩子的成长,不要把期望值定的太高。如果人人都去上清华,上北大,那清华北大的校门就是被挤塌了也未必能站得下那么多人。也不是每个人都能飞黄腾达,大富大贵,都要成为国家的栋梁,过着平常生活的老百姓还是占大多数人的。所以,我们只要尽职尽责地去做了,我们在意的就应该是培养孩子的过程,收获到的就应该是养育孩子和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快乐,只要孩子健康快乐地长大了,父母就应该可以满足了。

第五,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保护好孩子的兴趣爱好,保护好孩子对自己喜爱的事情的“专注”。孩子的好奇心往往和孩子的兴趣爱好紧密相连,孩子感兴趣的事情和孩子的兴趣爱好往往产生于最初的好奇,所以父母一定要认真对待孩子的好奇和打破沙锅问到底,努力为孩子找寻答案,知道的为孩子认真讲解,不知道的努力和孩子一起探寻,努力让孩子感受到“学无止境”。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孩子的求知欲,才能发现孩子的兴趣及时培养,所以父母千万不能以没空、工作忙为理由拒绝孩子。当孩子“专注”于某件事或是某样东西时,一定不要去打扰他,这样才不会切断孩子的探知欲望和自我思考的机会。我们要鼓励孩子玩儿,带着孩子玩儿,教孩子学会玩儿,如何在玩中得到快乐、弄懂道理、发现问题,才是玩儿的真正意义所在。

第六,保持密切的家校联系,随时和学校和老师做好沟通与交流。现代家长们越来越注重教育,越来越注重孩子的成长和学习环境。所以,现在很农村的孩子都到县里去上学,县里的孩子都到市里去上学……以至于现在很多农村的学校都收不到学生,而市里的学校却“人满为患”。一个班七八十个孩子,老师的任务是越来越艰巨,所以他们不可能每个孩子都关注到,每个孩子的情况都了如指掌。这就需要家长和老师保持密切的联系并相互配合,共同促进和管理孩子。同时,我们要给老师以充分理解和包容,理解他们的辛苦,包容他们的不周全。想想看,一个孩子我们都时常感觉到累,何况人家老师面对七八十个孩子呢。

第七,尽量带孩子外出,锻炼孩子的观察能力,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教会孩子如何正确看待社会现象,如何处理遇到的社会交往中的事件。人虽是一个有生命的独立的自然体,可是人终究是社会成员,人的本质也只有在人的社会生活中才能得到体现,所以人无论如何也离不开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所以,教会孩子认知社会,感知社会,处理社会中遇到的事情是多么重要。我和丈夫常常带着儿子参加各种各样的我们的圈子,不但让儿子和同龄人交往,而且鼓励儿子和成年人交流,甚至鼓励儿子和老年人做朋友。现在,儿子只要出门,不愁找不到人玩,小区里的保安,饭店里的服务员,卖菜的老大娘,儿子都可以和人家聊个“不亦乐乎”。儿子曾自我解嘲地形容他自己的行为:“我这叫‘深入群众’,我在为以后我要写的故事找内容。”

教育的话题太宽泛,内容也太繁杂,做为人家的父母我们需要学习的也还太多,但是只要我们有一颗善于聆听的心,有一个喜爱反思的头脑,有一双敏于捕捉的眼睛,我相信我们教子之路就会越走越宽敞,越走越平稳。

 

 

1
浏览(2149)┆ 评论(7)┆  推荐 收藏 分享 举报
  相关博文正在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