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有故事的人》之“美好的开始”
8月31日晚上,张硕果老师在cctalk上给我们分享了新教育入学课程设计之《写下明亮诗篇的第一行》,然后我扫码加入了微信群“与众不同的一年级”。在群里,助理老师发布了一年级晨诵资源、绘本内容、英语课程、体育课程,大家如获至宝,在群里说着感谢的话。我给助理留言:期待发一些数学方面的资源。
9月1日,助理老师又发了一些晨诵资源、绘本内容、英语课程、体育课程,好几位老师在群里发了开学第一课的美篇。我依然期待着!
终于,9月3日、周四上午,助理老师发了数学绘本《公主殿下的那天》ppt 和mp3。我激动地给助理老师道过谢后便迫不及待地打开绘本,结果发现绘本内容是有关面积的,我觉得比较适合三年级的孩子。
周五上午,助理老师又发了数学绘本《最棒的蔬菜》ppt和mp3。我发现这个绘本故事是有关测量知识的,比较适合二年级的孩子。
周五下午,就是我们的讲故事时间了。怎么办?不急,我有《数学在哪里》一年级上册,主编是唐彩斌、彭翕成,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其实,我在假期里就买了这本书,当时我还不知道有这个微信群,也不知道有张硕果老师的分享。我之所以选用这本书作为我们的数学阅读书籍,一是因为每一篇故事篇幅不长,文字少,符合一年级孩子注意力不能持久的特点,而是故事趣味性强,最主要的原因是它和我们的课本同步配套。我觉得它是一年级数学教材的第二套大纲。
周五下午第一节课,一年级数学。我们的数学故事开讲了——
《阿帅老师的第一堂数学课》
1像铅笔细又长;
2像小鸭水中游(yu);
3像耳朵听声音;
4像小旗迎风飘(pi);
5像秤钩称东西
6像哨子嘟嘟响;
7像镰(lian)刀割青草;
8像葫芦挂藤(teng)上;
9像网兜(dou)捕小虫;
0像鸡蛋圆又圆。
这是帅气不足、幽默风趣的阿帅老师带给大家的一份礼物—《数字歌》。
阿帅老师神气十足又有点儿故弄玄虚地说:“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们虽然把这些数字叫作阿拉伯数字,但阿拉伯数字并不是阿拉伯人创造的,而是印度人创造的。”大虎同学禁不住问:“阿拉伯数字竟然不是阿拉伯人创造的?!那它为什么还要叫阿拉伯数字呢?”
“原来世界各国在使用阿拉伯数字之前,都曾有过自己的数字符号。印度人把他们发明的数字符号传播到阿拉伯地区后,阿拉伯人对印度数字符号进行了改进,使它们使用起来更方便,还把它们传播到了欧洲。
后来人们就习惯性地称这些数字为“阿拉伯数字’了,由于阿拉伯数字简单易学,很快便被世界各国广泛使用了
“数字就在我们身边,你们看遥控(kong)器上就有数字0~9”
“数和数字可不一样,数字只有0——9这10个,但是数有很多很多,数也数不清。计算器、手机、取款(kuan)机都有数字,用10个数字可以组合出我们需要的大大小小的数。”
阿帅老师的课精彩极了,可是他居然布置了作业,哎,这个可不好玩了。大家还来不及抗议,就到了放学的时间啦!
由于一年级孩子识字量少,所以,故事由我读给大家听。因为孩子们听得认真,所以我们后面的交流很顺畅。
“阿帅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数字歌》,你们还记得吗?”
“1像铅笔细又长,2像”,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证明着自己已经记得。
“能不能加上动作说一说呀?”
“能——”声音响亮。看着一张张自信的脸蛋儿,我在想,为什么有些孩子年龄越大越不自信,他们的自信跑哪去了?又是谁扼杀了他们的自信?
容不得我多想,小胳膊、小手指随着小儿歌的内容在空中优美地舒展着……
我把0——9的数字慢慢写在黑板上,我要让孩子们看看正确的书写习惯是什么。
“我们一起数一数,黑板上有几个数字?”
“1、2、3……10个。”
“对,这是10个数字。数和数字可不一样,数字只有0——9这10个,但是数有很多很多,数也数不清。比如,‘10’这个数就是由‘1’和‘0’这两个数字组成的。请你想一想,在生活中,哪些地方有数字呀?”
“电脑键盘上有。”
“电话上面有。”
“手机里面有。”
……
“这10个数字叫阿拉伯数字。它们是谁创造的?为什么叫阿拉伯数字呢?”
一个孩子回答的不完整,两个孩子回答的不完整,几个孩子回答的合到一起就完整了。哈哈,我们本就是一个大集体,大集体里有我们的一个个哟!
“阿拉伯数字是印度人创造的,不是阿拉伯人创造的。印度人把他们发明的数字符号传播到阿拉伯地区后,阿拉伯人对印度数字符号进行了改进,使它们使用起来更方便,还把它们传播到了欧洲。人们就习惯性地叫这些数字为‘阿拉伯数字’了。”
最后,我故意问:“阿帅老师布置作业了吗?”
“布置了。”
“嗯,对,我们是一年级的小朋友了,我们每天都会有作业的,我们一定要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哟!我们的作业就是给家长讲课堂上我们讲的故事,好吗?”
原来是这作业呀,简单,简单,太简单了!
放学时候,我把我们在课堂上讲的故事内容进行拍照,上传到我们的一年级数学群里,并给家长留言:
周五故事课堂,这是我们在课堂上讲的故事,孩子们听的很认真。听完故事后我们加上动作说了《数字歌》。回答了问题“阿拉伯数字有哪些”、“它们为什么叫阿拉伯数字”、“生活中那些物体上有阿拉伯数字”、“数和数字一样吗”?大家还知道上一年级了要认真写家庭作业。
今晚数学作业:给家长讲课堂上听的故事。
如果孩子讲不下去了家长可以适时提醒。
家长也可以问一问上面的问题,让孩子回答。
如果家长愿意,可以记录下和孩子讲故事的幸福时刻。记录是很简单的,就是写下你和孩子怎么说的,怎么做的,你们的感受如何。
陪伴,是最好的教育。孩子现在是一年级,小学六年会很快过去的。初中三年,孩子就不愿意让你陪了,高中三年,孩子住校你不能陪了。所以,请珍惜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光,请记录和孩子在一起的故事,可以记录在本上,可以记录在电脑上,等孩子长大了,和孩子一起看看这些记录,一起回忆你们曾经走过的点点滴滴……
我知道,这样的作业对于县直学校的家长来说,他们会积极踊跃和孩子一起完成的。但是,对于农村学校的孩子和家长呢?可能,是一种奢望吧?但,我愿意赌一赌。
21:40,杨礼博妈妈发来孩子讲故事的视频,询问“这样记录也行吧?”我立马回复伸大拇指夸奖的表情。然后,打开电脑,记下这个美好的开始……
周一上午,董斐燃把妈妈的记录送给了我:
认识了数字歌,阿拉伯数字并不是阿拉伯人创造的,而是印度人创造的,知道了阿拉伯数字的由来。原来数字和数是不一样的,数字只有0——9这10个,但是数有很多很多,数不清。例如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有计算器、手机、遥控器等都是数字0——9,用10个数字可以组合出我们需要的大大小小的数。
阿帅老师也给我们上了一堂课,同时让孩子和我们知道了阿拉伯数字是谁创造的和阿拉伯数字的由来,数和数字的差别,说真的,这些问题我原来都不知道。谢谢老师也给我们科普了一下知识。
曹力心妈妈这样写:
数与数字有区别。数是数不清的,有很多很多。数字只有0——9。生活中有许多东西上都有数字。例如,计算机、密码锁、取款机、遥控器等。
阿拉伯数字是阿拉伯人把印度人数字符号进行了改进并传播到了各个地区。它们使用非常方便,利与记忆,所以习惯性叫阿拉伯数字。
我的感受是:感觉数字也有许多方法让我们懂得了由来在生活中随处可见。
参考文献:唐彩斌、彭翕成的《数学在哪里》一年级上册,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