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档案
博腕儿是什么呢? 新梅
文  章:670
评  论:10713
访问量:581574
荣誉榜
推荐博文
在阅读经典自动化的路上,我们依然是儿童
分类:教育随笔   2020-03-27 23:28

 

今天晚上,在冯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一起学习了自动化、阅读自动化、书写自动化和一般能力自动化。特别喜欢冯老师在如何培养学生阅读自动化和书写自动化能力方面的总结,条理清晰,有效实用。

如何培养自动化阅读能力?

冯老师根据魏老师的书概括的是:1、学龄前,多听故事阅读绘本,上思维课,让词语在儿童那里得到理解而鲜活起来。2、三年级阶段,看学生阅读的时候能否把注意力分配给其他地方,并能抓住阅读主要内容。3、在小学期间,学生朗读不少于200小时,小声默读不少于2000小时。(包括在课堂上和在家里的时间)。注意:在小学的阅读课上,实际读得很少,而关于阅读、关于所读的东西的谈话倒很多。阅读常常是被各种各样的教育性谈话”“教育性因素所取代替。4、少年期注重默读、猜读能力的掌握。

默读是根据材料不同部分的重要程度以及在结构中的位置,以及阅读者的需要而分配注意力,更强调思维过程。越是高年级,默读越重要,因为默读要求快速地把握阅读材料的要点,尤其是结构性把握,对猜读更有一定要求。自动化阅读能力主要是靠默读建立起来,而朗读起到重要的过渡作用。

魏老师的建议是:1、在小学低中段,数量重于一切,要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让孩子完成自动化阅读,尤其是孩子能够阅读整本书的三四年级。要完成自动化阅读,三四年级的阅读总量,不应该低于1000万字。2、要加强理解性朗读的训练,训练孩子用声音去传递意义与情感,而不是大声地读”“整齐地读”“美美地读,在这里,孩子的普通话水平并不是最重要的。朗读的本质,仍然是理解练习,而不是声音练习。

魏老师提出培养自动化书写的建议有:(1)大量的读写绘作业。从用图画表达思想过渡到用图画+文字的方式来表达思想,直到二年级末三年级除能用纯粹的文字来表达思想。(2)半命题写作。比如200883赵杰老师二年级下学期,带领三班全体学生,根据故事《坐井观天》,编写了绘本故事《小鸟带青蛙旅行》,受到学校领导和家长朋友们的大力赞扬和肯定!学生们看到自己编写的故事和自己画的插图被打印成绘本时,眼中闪现那久违的喜悦之光!这正是孩子们应该有的!” 半命题还可以包括晨诵诗歌的补写、续写、仿写。(3)建立在前两者基础上的自由创作。课标应该层层深入的要求。大家根据课标要求,然后去创造课程,会更有章可循吧。

课程结束了,我陷入思考,我们在尽心尽力地培养学生自动化阅读和书写,我们的阅读得到自动化程度了吗?我们的写作得到自动化水平了吗?

这学期我选修的是《给教师的建议》和《人是如何学习的》。刚开始,还没有“停课不停学”,不用备课,不用直播,更不用改作业,时间相对来说比较充足,一天中两本书我轮流看。上午拿一本,看书、打卡;下午换另一本,看书、打卡。每天觉得很充实,很幸福。随着时间的减少,阅读难度的增加,我不能坚持每天每本都打卡了。怎么办?降低标准,一天打一本吧!“取法其上,得乎其中;取法其中,得乎其下”。哎,这个标准也没得到。有时,拿着书,看了半天,也不知道看的是什么。烦心事太多,困扰?可能有原因。但我心里最清楚,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看不懂,特别是《人是如何学习的》里面的理论知识太多,好多名词听都没听说过,更不要说理解了。本来就心情不好,拿起书想平静一下。谁知读来读去还是读不懂,好像是置身院落,很努力地想走出去,却偏偏四处碰壁,于是心情愈加烦躁起来。

冯老师说:我们自己在读苏氏,或者读杜威,是不是想过要好好把他们诵读几遍,要搞清楚他们的意思。这很大程度就是说明我们对他们的作品未达到自动化。我们在培养阅读经典自动化的路上。

书上说一下子能用眼睛和思想把握住句子的一部分或整个的较短的句子,然后使眼光离开书本,念出所记住的东西,并且同时进行思考。就是猜读能力。猜读力不够,不是因为不认得字,而是存在意义障碍,无法将别人说的内容纳入意义系统。猜读能力有赖于智力背景。

对儿童来说,阅读量不够是第一原因,缺乏结构化理解训练也是一个原因。儿童对词语的意思理解不到位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我们的猜读力不够,我们的智力背景不够丰富,我们的对词语的理解不到位,我们的结构化理解能力差……oh,my  god,在阅读经典自动化的路上,我们依然是儿童。

《刻意练习》告诉我们要进行有目的的练习。

1、有目的的练习具有定义明确的特定目标。每天阅读2小时以上,遇到不懂的名词、定义,查资料,搜百度。比如,为了阅读《给教师的建议》,我的手边还有魏智渊老师的《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上、下、苏霍姆林斯基的《育人三部曲》;为了阅读《人是如何学习的》,我的手边还有《刻意练习》。坚持打卡,最低每周两次打卡,一次《给教师的建议》,一次《人是如何学习的》。认真听课记笔记,一次也不落。好好写作业,理论联系实践。

2、有目的的练习是专注的。要想取得进步,必须完全把注意力集中在你的任务上。不是尽力而为,而是全力以赴。

3、有目的的练习包含反馈。不论你在努力做什么事情,都需要反馈来准确辨别你在哪些方面还有不足,以及怎么会存在这些不足。提升自动化阅读能力,加强理论联系实践能力,提高自动化书写能力。自动输入,顺畅提取。

4、有目的的练习需要走出舒适区。如果你从来不迫使自己走出舒适区,便永远无法前进。为了向优秀学员学习,我每天5点开始阅读郝老师在公众号“啃读者”上的文章、新网师的文章、《给教师的建议》和《人是如何学习的》小打卡上的置顶文章,也就是说在起床前,这些文章已经读完。

刻意练习,在阅读经典自动化的路上……

 

 

0
浏览(1181)┆ 评论(0)┆  推荐 收藏 分享 举报
  相关博文正在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