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就要给孩子们讲解有关最小公倍数的知识了,5月14日,《最小公倍数》的教学目标、重难点……我已了然于胸。但我一直在苦思冥想:我该怎样把最小公倍数的数学知识和孩子们喜欢的数学乐园故事联系起来呢?我该给孩子们讲解怎样的数学故事,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呢?
14日下午,我打开电脑,在搜索栏打出“最小公倍数ppt”,点击“搜索”,出现了好多有关最小公倍数的课件。我选中了豆丁网上一个的课件。因为,课件里有一则“渔夫故事”:
老渔夫说:“我连续打三天休息一天。”年轻的渔夫说:“我连续打五天休息一天。”这位朋友在这一个月里,可以选择哪些日子去看望他们呢?
从这则故事中,我受到启发,根据例题内容“顺次写出4的几个倍数和6的几个倍数,它们公有的倍数是哪几个?最小的是多少?”,自编了一个小故事《“数学乐园”之“相见”》:
“数学乐园”里马上要举行乒乓球比赛了。
顶呱呱和智慧星都下决心要多多练习,争取得冠军。
顶呱呱大声宣布:“从今天开始,我要在家里练习打乒乓球,练习三天休息一天,只在休息的这一天接客昂。”
智慧星不甘示弱:“从今天开始,我要在家里练习打乒乓球,练习五天休息一天,只在休息的这一天接客昂。”
说完,他们俩飞奔回家。
丁丁冬冬犯愁了:“我想他们了怎么办?在第几天去,我既能和顶呱呱相见,又能和智慧星相见呢?”他去找乖乖女帮忙。
“嗯——嗯——”乖乖女清了清本来就很清脆的嗓子,“稍微提示一下下哟:顶呱呱练习三天休息一天,说明他第4天接客。请你想一想,如果你只和顶呱呱相见,在第几天去合适呢?”
丁丁冬冬扳起手指开始计算:“第4天我就去,再过4天,我又可以去,也就是第8天,再过4天我还去,就是第12天。明白了,明白了,都是4的倍数呀!我可以在第16天、第20天、第24天、第28天、第32天、第36天、第40天……”
“对——对——对——!”乖乖女伸出大拇指,乘胜追击:“第几天去智慧星家里合适呢?”
“智慧星练习五天休息一天,说明他第6天接客。对,6的倍数,我在第6天、第12天、第18天、第24天、第30天……”
“对——对——对——!”乖乖女拍手称赞。
丁丁冬冬白了乖乖女一眼,心里想:“这个乖乖女一点儿也不乖,怎么不等人家把话说完呀?”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你就是说上一年也说不完。”乖乖女解释着,“现在你知道在第几天去,能见到他们俩了吗?”
“知道知道,用公倍数的知识解决哟!4和6的公倍数有12、24……我可以在第12天、第24天……去呀!12是4和6的最小公倍数,我最快在第12天就能和他们俩相见喽!啦啦啦,啦啦啦,12、12、一十二。”丁丁冬冬有节奏地说,有节奏地扭屁股。
“哈哈哈……”乖乖女忘了淑女的形象,放声大笑。
“数学乐园”乐无边!
15日,孩子们根据故事内容,在乖乖女的“稍微提示一下下哟”中,兴致盎然地解决了故事中的“相见”问题,轻松愉悦地获得了“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知识。
当我们进入练习环节,看到第4题时:李阿姨今天给月季和君子兰同时浇水,月季每4天浇一次水,君子兰每6天浇一次水,至少多少天以后给这两种花同时浇水?我问孩子们:“看到这道题,你想到了我们讲过的哪个数学故事?”“相见——”孩子们异口同声。“你们能帮李阿姨解决同时浇水的问题吗?”“能——”孩子们自信满满……
14日那天,能想到一个有关最小公倍数的数学故事,我欣喜;15日那天,那个有关最小公倍数的数学故事,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我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