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档案
博腕儿是什么呢? 快乐康坤
文  章:244
评  论:4162
访问量:150446
荣誉榜
推荐博文
共读《俗世奇人》
分类:家长感悟   2021-11-15 16:45


 共读《俗世奇人》

2021101日最美读书声第二期开营,本期共读 由海阔天空史艳玲为大家领读。

 《俗世奇人》第一版创作于2008年,第二版出版于2016年。2019年冯先生又创作了18篇新作集成《俗世奇人全本》,并独家收录了冯先生亲自绘制的58幅图。真的是巧了,这本书之前书店搞活动的时候,我也买了,可是版本不太一样,我买的内容稍微少一些,这次读的是全本。

国庆节读书第一天,我正好在单位值班,看到主持人期待大家的花式打卡看到书里很多漫画,我就想着试试用刻纸的方式展现一下。没有红纸了,就找了蓝色的复写纸,找了个花样打下来,比着刻。没有想到蓝色的复写纸更是脆弱,轻轻一碰,就断了,刻了大半天,费了,暂时放弃。

我决定先交一篇读的作业吧,选取了《皮大嘴》这篇文,第一次试着在优谷朗读先上传文章保存后,然后再朗读出来,输入文字费了一番功夫。

冯先生的《书房一世界》如同一幅画卷,在我们面前徐徐展开……而《俗世奇人》则像一间密室,不停的给我们惊喜。

第一天,主持人发出了一组惟妙惟肖的图片,让大家猜一猜这些都是书中的人物,看谁能答对。面塑人物来自我市面非遗传承人刘玉伟老师,之前我带孩子去参观过这个面塑展,孩子还写过一篇这样的文章,发在了校讯通博客上。有读的快的读者很快便猜了出来,斗鸡、苏七块、皮大嘴。





每一天,领读人都会带给大家关键词,让大家进行思考和讨论。在第三天的领读关键词: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  今日期待讨论话题:《洋相》引发的洋“啥”, 您知道多少?说说看,看水说的多。  这一说,大家七嘴八舌地开始接龙,洋火、洋人、洋枪、洋炮、洋房………一时间,群里热闹非凡。

  我又认真看了看简介,‘冯先生194229日,出生于天津。1949年,师从严六符学习山水画基本功;同年,投身于京城画师惠孝同,研习南宋“小青绿”山水。20世纪60年代初,跟从吴玉如学习古文。中学毕业后进入天津男子篮球队,后因摔伤退出球队,转入天津书画社从事绘画,经历“十年磨难”开始写作。’


这本书读起来真的很有趣,带着一股子天津韵味,每天上班之余就想着去打卡读一读,看到读龙发了好几张漫画,挺像的。我也禁不住,重拾之前的刻纸。这次更加小心翼翼,下刀更慢,直到脖子酸疼才休息下终于完成了两张, 发到了读书群里,引起了大家的惊叹。      

       



 新乡最美读书声阅读挑战营第二期共读冯骥才先生的《俗世奇人》今日闭营!

21天以来,书友们以朗读、摘抄、随笔、插画、刻画等多种形式进行了打卡,我看到领读人宣布本群书友113人,本期共有30人参与打卡,次数达457次,其中有11人阅读挑战成功,完成了21天全次打卡。

真的,无论您是否挑战成功,只要读,就是一种幸福!为大家点赞!“坚持”是享受而不是负担,希望整个过程您是愉悦的。

 21天以来,我们从家门口的卫水河畔出发,碧波荡漾中一路顺行到民国初期的天津,沿着冯先生幽默、诙谐的文字穿梭于燕赵故地,在天津的市井中一次次走进一个个的民间传奇人物。或是哈哈哈大笑,或是掩卷沉思。历史长河,浩瀚星空,听的是民国故事,又仿佛在讲述身边的你、我、他和她。

 21天以来,我们读的是《俗世奇人》,可是,关于天津、关于大运河、关于天津大学、关于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又无不让我们惊叹和向往!

21天打卡结束,我获得了阅读达人称号,我做的刻纸苏七坡居然也被登了出来,心理也是美美的。

 

 





0
浏览(2377)┆ 评论(0)┆  推荐 收藏 分享 举报
  相关博文正在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