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档案
博腕儿是什么呢? 快乐康坤
文  章:244
评  论:4162
访问量:150446
荣誉榜
推荐博文
您可能感兴趣的
·小闹钟
  --之卿
共读《书房一世界》
分类:学习讨论   2021-10-01 10:29






共读《书房一世界》

92日晚上,看到朋友圈发的信息,新华书店组织的最美读书声阅读挑战开营。本期共读书籍是著名的作家、文化学者、画家、古村落遗产保护第一人冯骥才先生的《书房一世界》 。我看到领读人是新华书店有限公司副经理郭辉,新乡市全民阅读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团中央授予“阅读推广大使”,“全民阅读 书香新乡”阅读推广人。

当时招募的是小书童,我以为只是小朋友参加,有些犹豫,就想着问一问吧,说都可以,正好家里有刚买的这本书,便欣欣然申请加群。

进群第一天有些晚,我仔细看了看规则,看到别人都是在用优谷朗读进行的小程序进行朗读,我还没有琢磨透,便使用了MP3格式读了一段《杯中泥土》发送了出去。

第二天清晨,主持人郭辉老师便给大家分享了冯骥才先生工作的地方--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学院,花开十五年校庆文化活动花絮。冯先生的《花笺》,文中提到了笺纸大多是名家绘图,木板水印,名笺有十竹斋、荣宝斋、文美斋、北平笺谱等。

她还给大家展示了延伸阅读,听听最美的书设计人刘运来谈什么是笺?笺,简单地说,就是小而精美的纸张。用来写诗,就称诗笺;用来写信,就称信笺。刘老师这几年除了做《笺谱日历》,还尝试过做一些与笺有关的文创产品,比如餐垫、杯垫、茶洗等生活用品。

当郭辉老师分享到黑鹤老师来到到新华书店作客的照片,以写动物小说著名身材高大的他和主持人站在一起,哇,让人惊叹,黑鹤老师有两米了吧,也太高了吧。

这次朗诵还我认识了给他献上表演节目的的毕婧小朋友,如今已经长成大姑娘了,也在群里朗读,这个姑娘真的是多才多艺,不仅能歌善舞,还勤于书画。

读冯骥才的《书房一世界》,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感受。

读到《板凳佛》,网友‘简书行’想起了余秋雨的散文《风雨天一阁》。几千年前的物件儿能够得以保存,还能被今天的我们看到,这中间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我们还能读到几千年前写的文章,想想就觉得自豪,通过文字,我们走近古人的生活。

而‘河南志典’则说:“几日无书读,很焦急,昨日雨天不易出门。下午雨忽停,急行新华门口,忽忘带口罩。徘徊街边,还是不给书店工作人员添麻烦了,扫一单车环城骁骑一圈。雨后清心的空气沁人心扉,今日终购来冯先生,一房一世界书。优谷朗读一篇”。

 “姥姥在五十年前就不在了。我手里只有她这一件遗物。这瓶子就像她本人,永远亲切地立在那里,它不能缺少。有一次搬家不知塞进哪个纸箱,急得我翻箱倒柜折腾两天,也没有找到。我真感觉世界的一块地方空了。过几天,清理衣箱时突然发现它,原来我怕它摔了,裹在了一件厚衣服里边。在我惊喜地看到它的一刹那,感觉就像忽然见到了姥姥,我把它抱得紧紧的。”当有一位网友读到《姥姥的花瓶》时,更是立刻引起了大家的共鸣。

我也想说,真的,我小时候在姥姥家长大,和姥姥感情很深,姥姥走了以后,轻易不感读关于姥姥的文章,上次读~《愿无岁月可回头》关于姥姥的片段,说是吃到了同学带的香椿馅的包子,捧着吃了很久,像是和姥姥在异乡的重逢。……害,泪点低,哭的稀里哗啦~

是啊,“姥姥”这两个字,如同每一个回不去的故乡,记忆中永远的美好。

每一次诵读,老师都会进行点评,在我们共读到第9天时,王永乐老师再次点评:“经过几天的坚持,感觉大家读书已经读出了花,读书要读出花来才叫通透。我们应该让自己读过的书物尽其用,尽量让自己不忘记书的内容,使之融于自己的身心,我们也要尽量将书中的信息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在享受读书的过程中塑造自我。”

应该说这本书,我之前买来在陪孩子的时候,曾经粗粗的看过一遍,这一次又和大家一起读起来。真的,书,越品越厚。书,越读越薄。冯老的书房,文人的雅致,有许多的特殊物件。有花草葫芦,有野鸟鸣叫,有故乡的土,有母亲28岁的照片,有书迷赠送的万宝龙钢笔,有好友小楷书写的金莲手抄本。书房名曰于心居,寓意心灵居住的地方,也是肆意表达自我的地方。市场上如此细致的描述自己书房的作家不多,从书房的设计和小物件看出冯老的品味,对故土乡情和母亲的思恋,对朋友和粉丝真诚对待的感恩,对花草和鸟雀等自然景物的欢喜。

这个时候,我也会熟练地使用优古朗读这个小程序了,不仅能够上传文章,还可以在上面录入文字,配合着使用音乐来伴奏。看见朗读天空和珍是两个一直坚持手写读书笔记的网友,很喜欢他们书写感觉写出来的字携着情感,带着温度呢。周末,雨天,腾出空来,我也忍不住手抄写了一篇《石虎》发到了圈里,居然获得了大家的点赞。

每天,我们的群里大约有40人左右完成打卡,《架上的书》 、《心居》、《书房的音乐》、  《西晒的小窗》、《绿蔓》、.《劫后余书》, 这些书目都是被大家点读频率比较高的。

 新乡最美读书声阅读挑战营进入开营第16天,朗读进入一个小高潮部分。举行了一场线上朗诵会,并邀请朗诵嘉宾毕业于西安外国语大学播音主持专业的冯扬进行点评指导,大家纷纷积极参与。

我把书前后找了找,读哪一篇呢,后来觉得读《挑山工》这一篇更合适,上高中的时候学过。我先通了通句子,第一遍看哪些字音拿不准的,把它标注出来;第二遍读到结尾发现没有录入,终于第三遍声情并茂地朗读完毕,并发了,朗读,我挑战!

 老师真的很负责,给每一位参加挑战的读者都做了点评。给我的点评:“《扁担》这篇文章更多的是作者的一些回忆记述。老师在朗读中,除了娓娓道来之外,可以适当加一些技巧,用您的声音把听者带入到你所描述的回忆之中,和您共同去感受挑山工的质朴与真诚,还有那些带给作者的感动。”哦,真的是受教了。

老师也重点强调了“大家朗读的多是散文记述类的文章,这一类文章在朗读当中应把握作者的感情世界,接受作者对生活的洞察力和感情的熏陶,以得到思想的启迪和陶冶性情的美的享受。散文的意境是散文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作品中描绘的自然景物和生活形象交相融合,熔铸于作品中的优美的艺术境界。阅读散文应当重视散文追求意境的艺术特点,从饱含作者的真情实意的艺术境界中,探寻作者的思想感情。”

21天打卡读书结束,我也发表了自已的感言:“感谢新华组织的这次读书活动,很荣幸能够和大家一起共读冯骥才老师的《一书一世界》。郭辉老师每日清晨的分享,一帧帧图片,一篇篇美文,让人流连忘返,让我走进冯骥才先生的世界,感受他书写时的心路历程。朗读天空对活动的精心策划,让我认识了多才多艺的二中毕婧小朋友,领略了河南智典老师大气磅礴的书法字。共读也让我感受到了不同声音的魅力,宋为民老师充满磁性的语音,让人百听不厌。朗读挑战能够得到冯阳老师的点评,让我受益很深。因为有共读,这些平凡的日子而变得更加有意义!




0
浏览(3354)┆ 评论(0)┆  推荐 收藏 分享 举报
  相关博文正在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