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成长,该放就放
老话讲:万物生长靠太阳,孩子成长靠爹娘。此话一点不假,可以说,家长在培养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付出了无法统计的心血。但这种呕心沥血的付出,对大多数家长来说是高兴的、幸福的。并且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演绎着。
值得庆幸的是,这种对孩子的大包大揽和样样要管的大众心态未在我家出现。
回想丫头上学以来,对她的放手无非三方面:生活、学习及处事。
丫头入学第一天,曾邀请我和她一起整理书包。在整理的同时,告知丫头,开学第一天,老妈帮你一起,但从明天开始要自己动手。始终让丫头谨记:自己的事情自己干!
直到现在,类似这些整理整顿的事情,全是丫头自己动手。刚开始也听到她小声嘀咕:班里好多同学都是爸妈帮忙整理书桌和书包,只有我要自己动手。随着日子的继续,丫头发现自己做过的整理有条不紊,且不会丢三落四。反而那些有爸妈帮助整理的同学经常会有书本及学具忘记家中。感受到自我整理带来的好处之后,丫头对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再抵触,三年下来,得心应手。
一年级开始,老师要求把平日的练习和考试的错题整理记录,且要对错题进行举一反三。整理错题对孩子来说没有难度,但举一反三对刚踏入校园的孩子来说无疑是个难点。小丫头愁眉苦脸,但经过我们详细解释之后,丫头完全理解。所以从第一次开始到现在的四年级,所有的错题订正及举一反三全部是丫头自己完成。当别的家长问起丫头为什么每次作业完成的又好又快时,丫头总是自信回答:“因为我学会了自我管理的好方法。”正是由于平时的放手与锻炼,丫头在学习习惯和自我约束方面,一直是老师和同学推荐的标兵,由衷的为丫头点个赞。
周末的早上,我和婆婆早起逛菜场,剩下LG和丫头在家里睡觉。临出门时婆婆再三给LG交代,让他早起一步给丫头准备好早餐,丫头要读英语别迟到。结果,等我和婆婆买菜回来,竟然发现LG还在睡梦中,小丫头已自行出门去读书。等我把LG叫醒之后,他竟然说自己睡过头了,不清楚孩子啥时候走的。
一上午的时间,婆婆心神不定,不停的数落着LG。终于等到中午,丫头蹦蹦跳跳的回来了。婆婆快速拉起丫头开始问话:“早上吃饭了没?”
“吃了馒头,喝了牛奶,怎么了?”
“馒头和牛奶都是冷的咋吃?”
“热热呗!”
“你会热馒头?”
“当然,放在锅里蒸一会儿,把牛奶瓶也放在开水中加热五分钟。我还在馒头里面加了番茄酱和辣椒酱呢,好吃极了。”
“呀,你还挺能干啊,没人你咋没发脾气?”
“有啥脾气发的,妈妈天天说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汉呢。以后这些事情就不劳驾奶奶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我在旁边听着这祖孙俩的对话,好事儿嘛,无心的一次反而成就丫头的自我成长。这也正应了老话:车到山前必有路,你看,没有家长的帮忙,孩子自己照样可以生活。趁热打铁给婆婆说:“孩子成长,该放就放,不能光说不做假把式呢。”婆婆也明事理的回应:“嗯嗯,我也要改变老观念了,此时此刻说放就放。”
记得人教版二年级的课文中有一篇《植物妈妈有办法》的诗歌:孩子如果已经长大,就得告别妈妈,四海为家。
蒲公英妈妈准备了降落伞,把它送给自己的娃娃。
只要有风轻轻吹过,孩子们就乘着风纷纷出发。
苍耳妈妈有个好办法, 她给孩子穿上带刺的铠甲。
只要挂住动物的皮毛,孩子们就能去田野、山洼。
豌豆妈妈更有办法,她让豆荚晒在太阳底下,
啪的一声,豆荚炸开,孩子们就蹦着跳着离开妈妈。
由此诗歌看出,自然界中,植物妈妈尚能大胆放手,更何况我们新时代的家长,在对待孩子时,更应该适时放手,和孩子一起健康成长。
亲们,相信孩子,困难时,我们及时伸出援手。高兴时,我们共同庆祝,离开妈妈怀抱的孩子会像小植物一样茁壮成长!
<><>> heig"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