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什么是自爱 随着孩子们的成长,离青春期越来越近了。孩子的小伙伴里,有几个男孩子已经有青春期的特征,比如爱美,总是喜欢照镜子,特别关注自己外貌。再比如,有自己的看法,不像以前那么听家长的话,喜欢和家长拌嘴,坚持自己的观点......平时闲聊的时候,孩子们的这些与以往不同的表现引起了我们做家长的极大关注与讨论。再加上,网上和身边频频发生青少年自残、自伤、自暴自弃等一些伤害自己的身体,伤害自己的心灵的事情,让我们十分担忧孩子的成长。在孩子成长的这个转折期,我觉得一定要做一期有关“自爱”的主题活动,通过正确的引导,让孩子们认识到什么是自爱,如何做到自爱。然后我将自己的想法给几位妈妈沟通了一下,大家都觉得很有必要。于是,就有了这期活动的主题——讨论什么是自爱。
一、前期准备
毕竟我们不是专业搞教育的,只是普通的家长。如何很好地帮助孩子认识什么是“自爱”,成功地引导孩子们认识到在现实生活中,哪些是自爱的行为,哪些是不自爱的行为,怎么让孩子认识到自爱的重要性,活动中怎样主持,用什么主线来串连起所要表达的关于自爱的内容,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开展这次活动......真是让我有些苦恼。
查资料、翻书籍,打电话寻求帮助,将自己的想法与别的家长沟通......经过一周的准备,上周五晚上8点,在家门口的小广场上,我们相约在明亮的路灯下,开始了这一期的活动——什么是自爱。
二、活动开始了 活动参加的同学:张誉馨 陈效艺 刘子琳 魏子恒 赵明举 胡钦原 张开翔 1、 什么是自爱? 等孩子们坐成一排,首先问第一个问题: “你理解的自爱是什么意思?” 孩子们的回答还真是五花八门。 “自爱就是自已爱自己。”张誉馨回答。 “自爱,就是自己对自己好点。”胡钦原是这样认识的。 “自爱就是自己吃好的,穿好的,喝好的,玩好的。”赵明举大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大家听了小赵同学的话,哈哈大笑。但是就孩子们的答案,我们也没有去评判谁是对谁是错。这只是孩子们对自爱的浅显理解和认识。下面的环节中如果能成功地引导,让孩子通过思考认识到哪些什么是真正的自爱,这是最关键的。
、自我反思,从自身的实际行为中寻找什么是自爱。
“自爱,从字面上理解就是自己爱自己,自己对自己好。你们在生活中,哪些方面对自己好,哪些方面觉得对自己不好呢?”
问题已抛出,孩子们交头接耳。
“我不爱吃青菜,我觉得不好。”刘子琳先发言。
“挑食,营养不均衡,不珍爱自己的健康。”我把她要表达的意思归结到健康,想让孩子们认识到爱惜自己的身体也是自爱。
“我每天认真完成自己的作业。”张誉馨回答。
“对自己的学习负责任,这也是自爱的表现。”我把她对自爱的理解归纳到好的品质上。
“但是,我觉得皮肤太黑。”张誉馨又说了自己的想法。
“也就是说,你对自己的外貌方面不太满意。”我接着她的话说。
“是呀,妈妈,你为什么要把我生这么黑呀?”小张同学埋怨我。
“可是,我皮肤也不白呀。孩子们,你们喜欢阿姨吗?”我大声地问我的小伙伴们。
“喜欢,而且我们觉得你不黑。”孩子们回应我的是热情而真诚的喜欢。
“看,妈妈也不白,但是他们也很喜欢我呀。人的美不是靠皮肤颜色来决定的。”我边说边看女儿。
“孩子们,爱自己,是接纳真实的自己。有自己的优点,也有自己的缺点。我们每个人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个体,世界上再也找不到和自己一样的人。所以,我们要珍惜自己。也许我的皮肤很黑,但是我的心灵很美。也许我的眼睛很小,但是我的心胸很宽。也许我的个子很矮,但是我头脑里装满了知识,我是最有力量的人......愉悦地接纳自己,珍爱自己,不断地完善自己、提升自己、成长自己,做最好的自己。”我发现我讲的时候,孩子们听得特别认真。
孩子们还讲了许多自己觉得,自己很爱自己的表现,发言都特别积极。热烈的气氛和阵阵欢呼引起了很多行人的驻足。
经过讨论,我们大概归纳了什么是自爱:自爱就是自己爱自己,爱自己的身体,外貌、生命、名誉、尊严、性格、理想、爱好、祖国……
自爱就是在平常的生活之中要爱惜自己,接受真实的自己,喜欢真实的自己,在适当的时候懂得理解自己,宽容自己。
、生活中观察到的不自爱的行为
通过上个环节的讨论,孩子们将自己观察到的行为和自爱联系在了一起。大家的发言都很精彩。
“上网打游戏是不自爱的表现。”胡钦原说。
“喝碳酸饮料也是不自爱的表现。”魏子恒回答。
“吃三无食品,像拉条等也是不自爱的行为。”陈效艺抢着说。
......
总之,孩子们都是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来回答的。
“那我问个问题,假如你的好朋友邀请你去他家玩,觉得没意思,带你去网吧打游戏,你去不去?如果不去的话,会不会伤害了你们之间的友情呢?”我望着一双双明亮的大眼睛。
大家开始小声地互相交换自己看法,有的说,去,不去万一他以后不和我做朋友了怎么办。有的说,不能去,上网打游戏不好,坚决不去。不做好朋友就算了,这样的朋友也不是真正的朋友,我还可以交往许多好朋友呢。
两种不同的看法互相较着劲,互不相让。
“打游戏好不好?”我先问孩子们,这个大家肯定是知道的。关键是好朋友邀请你去打游戏,去不去。
“不好。”孩子们异口同声,看法一致。
“那好朋友和打游戏连在一起怎么办?”我装出很为难的样子问大家。
“不能为了面子去做不好的事情。”有同学已经明确了自己的看法。
“明知道是打游戏不好,为了迎合别人的要求,勉强自己去做不好的事,不会拒绝,这也是不自爱的表现。”我把这一现象再剖析得明白一些。
“上一次,班里有同学邀请大家骑自行车去金顶山。咱们这里有被邀请的同学非要去,结果被家长劝阻还特别不乐意的吗?”我问大家。
有两个男孩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那我们讨论讨论,骑自行车去金顶山这件事行不?”我知道当时这俩男孩因为家长不让去特别有情绪。
“骑自行车不安全,而且也没有大人跟同。”胡钦原说。
“对,在去金顶山的路上,大车特别多,孩子们骑自行车也没有大人保护,自己组织自己去,路程又那么远(开车要一个小时),安全问题最让人担忧。”我肯定了胡钦原的看法。
“在下山的时候,有一位同学被扭住脚了,最后被背下了山。还因此请假,耽误了学习。”赵明举说。
“爬山也可以,但是一定要有大人陪同。你们不重视自己的生命安全,也是自己不爱自己的表现。”我觉得通过事例更能让孩子理解什么是自爱。
“可是,当时有同学还觉得被同学邀请了,家长不让自己去,没面子。是不是因为他没有认识到什么是对自己真正的负责任啊?”我觉着把现象分析得透彻一些,孩子们设身处地,更能体会什么是真正的自爱。
大家边听边想,也都理解了学会向好朋友拒绝也是自爱的表现。
我们还讨论了吸烟、喝酒、去一些不好的场合等等也是不自爱的表现。
......
经过一番分析和思考,我们总结了哪些行为是不自爱的表现:
①危害身体的行为:用零花钱买一些三无食品;受到挫折自残;喝饮料;坐姿不正确,不爱护眼睛;不吃青菜;长时间看电视、电脑、玩手机;吸烟、吸毒。
②面子问题:好友邀请你去做你认为不好的事情,比如一起分食三无食品、打游戏、偷东西,去危险的地方。出于面子问题,心里不同意,碍于面子,是好朋友邀请一起去做,不会拒绝。
③不能接受真实的自己:不喜欢自己的外貌、皮肤颜色。听到了别人对自己的中肯的不好的评价,心里特别难受,逃避,不能正视自己的缺点。
④ 不能抵制各种诱惑:去一些不合适的场合吸烟,喝酒等。
“什么是自爱呢?就是在平常的生活之中爱惜自己,接受真实的自己,喜欢真实的自己,爱护自己的真、善、美。了解自己、理解自己,感到自己有价值,内心充满成长的正能量。”通过现象分析了不自爱的行为,此时,把对自爱的理解和认识适时地引导给孩子们,我觉得比给孩子们说一些空洞的大道理更易于接受和体会。
三、诗朗诵
为了更好地让孩子们对自爱有个深刻地认识,我从网上找了两首小诗,分发给孩子们。
1 也许你想成为太阳 也许你想成为太阳 可你却只是一颗星辰 也许你想成为大树 可你却只是一株小草 也许你想成为大河 可你却只是一泓山溪 ......
做不了太阳 就做星辰 在自己的星座发热发光 做不了大树 就做小草 以自己的绿色装点希望 做不了伟大 就做实在的自我 平凡而不自卑 ......
不必总是欣赏别人 也欣赏一下自己 做最好的自己
2 我就是我 汪国真 每一个春天 都送给花朵 每一个机会 都是送给你和我 每一个明天 都靠今天把握 每一个成功 都蕴涵着执着 我就是花朵 在春光里开放 我就是我 在追求中显出生命的本色 汪国真的诗删去了一部分,我只选了切合主题的前几小节。孩子们每人任选一首,上前来朗诵。有的慷慨激昂,有的情感真挚,有的虽然读得声音不大,但是特别认真......感觉自己读得不尽兴,大家强烈要求来一个朗诵比赛。路灯下,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有评委,有裁判,有记分的,有观众。孩子们的精彩表现赢得了我们家长阵阵掌声。还有一对陌生的母子,从活动开始一直关注到最后。看孩子们读的那么好,忍不住上前来问我还有没有打印的诗,能不能给她儿子一份,看她家儿子大约是三年级的学生。幸亏我准备得多,刚好还有两份,我送给了她一份。孩子们读完,我提议是不是让妈妈们也来选一首读一读,孩子们欢呼雀跃,妈妈们则是含羞推让,全然没了平时的落落大方。活动最后一直持续到十点多,大概两个小时才结束。孩子们又玩了十分钟才散场回家。
四、活动小结
1、本次活动时间有点长,孩子们没有像往常在世纪广场那样尽情地奔跑、游戏。散场的时候,孩子们还都有些没释放热情的感觉。
、今天参加活动的多了张开翔和刘子琳。张开翔的妈妈给我打电话,问我们为什么不去世纪广场了。我说每次去都是关系要好这几个孩子在一起玩,而这几位好朋友又都住得比较近,所以就选了门前的小广场集合,做个小活动乐乐。刘子琳是来玩的,偶尔碰上了这次活动。
、活动结束的第二天,也就是昨天上午,我打电话给各位妈妈,问问孩子和家长的意见。这样的活动对孩子有没有效果,活动有哪些缺点。张开翔妈妈觉得这期活动,孩子们的纪律不太好,活动中间追逐打闹的,朗诵时小观众们品头论足影响朗诵者的发挥,还有不积极发言的等等,这些都需要家长回去给自己的孩子讲,一定要尊重别人,维持好纪律。胡钦原妈妈觉得挺好,孩子也很喜欢。赵妈妈觉得这样的活动非常有必要,对于成长中的孩子给予适时的正向引导很重要。
4、在活动中,谈到缺点和优点时,男生女生之间发生了激烈的争吵。男生们说女生霸道、暴力,女生们说男生爱惹女生,不守纪律。双方矛盾重重,冲突不断,互不相让,水火不容的阵势俨然是两军对峙,一触即发。这种状态让我们在场的妈妈们特别震惊和不安。作为主持人的我,随即决定,下期主题活动是如何解决冲突和矛盾。这两天,如何帮助孩子面对和解决矛盾、冲突,以什么形式来做这期活动,让我愁眉不展。和几位妈妈沟通交流,一致认为以后的活动时间要尽量压缩一些。我们初步打算,让孩子自编自导自演一个关于班里发生冲突的故事,通过故事来切入主题,从矛盾的产生,到矛盾的发生,到如何解决矛盾。孩子们演完以后,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解决方法,然后,我们再根据孩子们的看法正确引导孩子们怎样面对冲突和矛盾,如何有效解决。各位妈妈群策群力,还在积极寻找方式方法,让活动变得有趣味有意思。
4、参加活动的一位孩子的爸爸不是很赞同我们这样的活动。昨天晚上去找她玩的时候,我征求了这位孩子妈妈和爸爸的看法。孩子爸爸认为小孩就应该在周末痛痛快快撒了欢儿的玩,而不是死板板地坐在那儿,听家长灌输一些大道理,这是纸上谈兵。孩子一是不懂,二是家长把自己的经验告诉孩子,容易禁锢孩子的思维模式。应该让孩子们在成长中自己摸索出什么是自爱。他的话也引起了我的思考,我也在想,这样的活动对孩子们的成长是有意义还是我们多此一举呢?所以,今天也把这个问题放在我们网上的小家里,恳请各位博友老师予以指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