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拾起共读的感觉 自从五年级起我们逐渐的从共读过度到了自主阅读,那时妈妈感觉你长大了,读书也需要独立。于是,每晚的阅读都是你独立进行,你读得很快,几乎两、三天就完成一本书。我们感叹你的阅读速度的同时也稍稍有些担心,你真的走进书里了吗? 后来,功课紧了,读书也变成了时有时无,因为一直是你自己读,所以我们眼看着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逐渐衰减,也无可奈何。终于到了寒假,时间上多了些余地,于是你又开始读书了。妈妈却也突发奇想,决定继续给你“讲故事”。要说,站起来已经高过妈妈的你,再躺在妈妈身边听妈妈讲故事,似乎有些那个。但当这件事真正进行时,我却发现故事有时还是讲着比较好。 晚上,睡前短短的一、二十分钟,读一个小短篇,或者继续一个长篇,你躺在被窝里静静地听,我用尽感情专注的念。我很投入,读着读着就进入故事中。你也很投入,听着听着也沉浸于故事中。故事读完了,我心中有所感,不由得脱口而出,你也陈述自己的观点看法。于是,妈妈感觉到我们的心在交流,我们思想中的东西在碰撞。那时,我们彼此就更多了一份了解和理解,还有就是满满的幸福感在身边升起。 正是用这种方法,我们一起读完了《小狗钱钱2》,书中关于养成优秀品格的七条准则在我们心中慢慢生根。现在,我们一起寻找下一步共读的书目。不能做到每天,不能坚持永远,但也要让这种共读时常伴随在我们身边。因为它更能拉近我们的心。孩子无论多大,总还是我们的孩子,愿妈妈的故事可以一直伴随着你成长,伴随着我们一家的快乐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