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档案
管珂珂
文  章:4
评  论:0
访问量:2027
推荐博文
学习:慧老师《孩子好动怎么办》
分类:我的文章   2010-03-31 11:48

孩子好动怎么办

 

大家好!本周三的“慧老师经典问答”又和大家见面了(*^__^*)

近段时间,很多家长这样问慧老师:“慧老师,如果小孩有多动症的表现,让家长怎么办呢?我们也知道上课多动的小孩影响同学和老师上课,可他自已也控制不住,小孩也没有错,如何改变,愁的家长睡不着觉啊!

对于有多动症的小孩,我们有经验的慧老师能帮帮我们吗?”……

家长先不要急于给孩子扣“多动症”的帽子,孩子可能只是比同龄人更加好动了一点。观察材料表明:7-10岁的儿童可以连续集中注意20分钟,10-12岁的儿童约为25分钟,12岁以上的儿童约为30分钟。所以我们不要对孩子要求太高,下面来了解一下“多动症”和“好动”的区别吧!

 

“好动”不等于“多动症”

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但不少家长会有这样的困惑:孩子总是到处乱跑,做功课不专心,上课也容易走神,他是不是多动症啊?其实好动和多动症有很多区别:

1.小孩子受身心发展特点的影响,注意力集中时间比较短。另外,有的孩子就是活泼好动,喜欢在不断接触其他事物的过程中来学习。而多动症比较少见,家长需要配合医生,进行一些药物和运动治疗。

2.注意力方面,好动的孩子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能够聚精会神地去做,还会讨厌别人的打扰。而有多动症的孩子,玩什么都心不在焉,不能有始有终地去做。

3.自控力方面,好动的孩子在一个陌生的环境和特别的要求下,能够较好地约束自己,比如上课时不来回走动。而多动症的孩子很难静下来,如果您强制要求他坐在板凳上,或者站在一处,他会很难做到,甚至摔倒在地。

4.生理方面,好动的孩子动作协调性相对较好,没有记忆辨认的缺陷。而多动症的孩子可能存在知觉活动障碍,如在临摹图画时往往分不清主体与背景的关系,不能分析图形的组合,也不能将图形中各部分综合成一个整体等。

所以,若孩子活泼好动,家长大可不必过于担忧。对于孩子的好动,我们可以采用什么样的教育办法呢?

 

孩子好动怎么办?

1.适当给孩子安排大运动量活动

在屋里或户外找一个安全的地方,放心地让孩子玩,自己也尽可能学着与孩子玩,或者找有精力的人陪他玩。如果不让孩子玩,他会烦躁不安。

除了带孩子做拍球、骑车、踢球等体育运动外,还可以在家中给他们安排些“家务”,这样既满足了他们好动的特点,又培养了其劳动的能力。此外,要注意对孩子加强安全教育。

2.训练孩子保持一定时间安静

为了培养好动孩子的耐心和细心,可以结合孩子的兴趣适当让孩子做一些静的事情,比如画画、拼图。

父母也可给孩子讲有趣的故事吸引他的注意力,逐渐延长他保持注意的时间。开始前,父母先调整好孩子的坐姿,交谈时尽量有问有答。此外,父母或老师与好动孩子谈话时,可以手拉手地讲话,或用手轻抚孩子的肩膀,帮助他集中注意力。

3.淡化孩子好动的行为,强化良好的表现

对于孩子一般的举动不要大惊小怪,要忽视淡化孩子的“好动行为”,孩子看自己的行为不受到关注,会向父母期待的良好方向发展。

当好动的孩子在学校或家里有些良好表现,如能少做小动作,安静地做作业等,父母和老师应及时给予表扬,记个红星或对勾,而积累一定数量的红星或对勾,就可以换取某些孩子想要的东西,如10个红星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公园玩。

4.注意饮食

少吃或不吃胡椒、辣椒等刺激性强的调味品和添加人工合成添加剂的食品;少食含铅的皮蛋、贝类及爆米花;少食含铝食物如油条等。

多吃含铁、锌较高的食物如动物肝、心、蛋黄、瘦肉、豆制品、虾皮;多吃核桃、花生、芝麻、木耳;多吃海带、紫菜、鱼虾、海蜇等。食物调控对好动行为抑止很有作用。

 

适合跟好动孩子一起玩的亲子游戏:我成了小小“雕塑”

参加人数:4人或4人以上的孩子,外加一名成人或较大的孩子来作DJ(操作音乐播放器的人)。

适合年龄:4岁以上

游戏场所:室内铺有地毯的房间(无家具或易碎物品挡道),或室外草地

游戏用具:可轻易放停的音乐播放器(如录音机、CD或收音机)

激动人心的游戏开始了:参加游戏的孩子先在选定的位置站好。当DJ打开音乐后,他们就跟着音乐的节奏跳舞或做各种动作。他们还可以唱歌、吹口哨甚至叫喊。游戏过程中,DJ会突然把音乐停下,这时所有的孩子都必须立即停止所有动作,并保持音乐停下时他正在做的那个动作,静止不动。就像突然变成了塑像。

这时,如果有任何人动了一下或发出一点声音,他就要被淘汰出局。音乐停了一会之后,会重新开始,这时所有的“塑像”也又开始恢复了“生命”。

游戏在音乐的停停放放以及孩子们不断变换的移动或静止状态中进行,一直到场上只剩下一尊“塑像”为止。这个孩子就被誉为“音乐塑像冠军”。

这个游戏看上去简单,做起来并不容易,因为要使孩子保持一个姿势静止不动是很难的。刚开始玩的时候,可以选择一些节奏相对较慢的音乐,让孩子慢慢适应。然后逐渐加快。

这样的游戏,不仅会让孩子非常感兴趣,也能让他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同时也锻炼了身体的协调能力。

 

好动的男孩是好的,好动的女孩是巧的

“好动的男孩是好的,好动的女孩是巧的。”孩子的天性就是好动、好奇、好问,他们常常会问个没完没了,在游戏中忙个不停。下面是一个小女孩的故事,一块来读读吧!

小艺正上二年级,她的好动也是有目共睹的。她把在外面捡到的各种形状和花纹的石头带回家,说这是她发现的“化石”;她还带回一些漂亮的树叶,说是要做“标本”;就连一些瓜子、花种,她也收集起来,分门别类地放在盒子里。后来,她索性在家里开辟了一个陈列角,建成一个小博物馆。还在此基础上,建了一个小小的“实验室”。

对于这些,作为家长的我们从来不阻止她,反而引导她读一些科普书籍、动手做试验,以便于她更了解自己捡来的“宝贝”。

好动的小艺,还喜欢上了“科学研究”。她的第一项“研究”是记录月亮的变化。她读了绘本《燕子,你还记得吗》后,对里面月亮的变化很感兴趣,我教她在一张大纸上画30个小格子,每个格子标出日期。于是,每天晚上观察月亮成了她的必修课。没有月亮的晚上,图上的格子就空着,有月牙儿的时候,她就画一个月牙形在格子里,直到画出弦月、满月。

久而久之,她从所记录的月亮变化图中还真的发现了规律,这使她对天文产生了更大的兴趣,还开始读天文方面的图书。

读了这个故事,您有什么收获吗?我们做家长的就是要允许孩子好动,鼓励孩子好动,同时可以结合孩子的兴趣引导他去动手,做试验,发现自然的规律,读书,思考……

0
浏览(637)┆ 评论(0)┆  推荐 收藏 分享 举报
  相关博文正在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