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24日 星期日 晴 1℃-10℃
今天早上集合之后,三辆车载着我们到了上次行动的终点,星峰水泥厂(石桥营村西侧),我们今天的湛河探源行动就从这里开始了。
高老师组织孩子们站在田埂旁,回忆了上次探源行动的一些发现,同学们踊跃发言,为这次行动做好了充分的预热,然后排好队,唧唧咯咯的说这话,向西面马跑泉的方向,我们探源活动的重点进发。
铁路桥附近的湛河(此处应该叫乌江河了),还能隐约看出点河流的模样,虽然到处水流肮脏且断断续续,但是如果仔细观察的话,还能勉强看出是一条河。
可是穿过高速公路,越过水闸之后,所谓的河就只剩下空旷的河道以及堆满淤泥,散发出臭味的河床了,河水早已不见了踪影。
在水闸旁边,孩子家长都聚在一起,提问回答的环节再次开始,讨论为什么要在河流上建水闸,水闸的作用是什么?孩子们千奇百怪的问题和答案,让人捧腹,却也都有各自的道理。
再往前走,湛河出现了支流,阻挡了我们前进的道路,我们不得不一次次绕行,道路也时有时无,孩子们一会沿着河道前行,一会又穿过一道道铁丝网和立交桥,哈哈,我咋觉得有点敌后武工队的感觉哪?
路不好走,大人们有些担忧,孩子们可高兴起来了,不停地跑上跑下,本来胆子比较小的三个女孩子,在男孩子的影响下,也逐渐大胆起来,从高高的斜坡上跑着冲了下来,我虽然有点担心,可是却没有阻止,只是暗暗的在旁边加强了保护,孩子是需要多锻炼锻炼了。
中午12点多,进入第一次休息时间,高老师组织孩子们席地而坐,一边让每个孩子给大家推荐一本自己喜欢的书,并且要说明喜欢的理由。
这下子一帮爱读书的孩子们可炸了营,纷纷举手要求发言,争着给大家介绍自己喜欢的书,并且还绘声绘色的给大家讲上一段。这个方法可真是不错,孩子们一边休息,一边互相交流讨论,一举两得啊。
马跑泉村附近高架桥纵横交错,路更加难走了,大人们在旁边保护着,孩子们则小心翼翼的前行,其实这里已经是湛河的源头了,但是泉眼可能已经在施工的时候被掩埋住了,我们却不知道,倒是顺着支流继续前行了,多少有点遗憾。
源头的泉眼被掩埋,那么湛河上游的那点水主要是周边各个煤矿地下水形成的支流聚集的,我们一直走到了平宝公路,才算是结束了湛河探源之旅。
在公路边等车的时候,充满同情心的孩子,掩埋了一只死去的麻雀,并且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孩子啊孩子,真是一帮充满爱心的孩子。
三天的湛河探源之旅,我们步行了将近45公里,沿途了解了河流的形成原因,以及河流的一些特点,虽然发生了一点小小的意外,但孩子们也得到了相当大的锻炼,这么长的路程,孩子们自己背着背包,不叫苦不叫累,确实值得夸赞。
在整个行程中,孩子们互帮互助,齐心协力,这也算是一大收获啊,尤其是跟一群孩子比较陌生的丫丫又认识了一帮新的伙伴,可喜可贺。
我和高老师及其一帮家长们也取得了共识,不想让孩子们禁锢在课本和教室这么狭小的空间内,而是让孩子在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开阔视野,到大自然中,到日常生活中任意遨游,因为青蛙的视野不决定于它的视力,而决定于它所处的环境,我们不想早就一个书呆子,而是想让孩子成为一个胸含世界,眼界开阔,胸襟宽广的,真正快乐的一个人,就算不能成为一个成功的人又怎么样那?再说世界上成功的人能有几个哪?
湛河探源活动告一段落了,可是我们这个阳光小组才刚刚踏上征程,我们和孩子将继续我们的旅程,还会放飞孩子们的欢乐,希望更多的孩子和家长加入我们的行列。

看看,这就是我们快乐的阳光小分队,只有丫爸在相机后面而没有出现在照片里

在水闸边,我们又开始了提问回答的环节。

没走多远,竟然碰上一大群喜鹊,希望我们的小组以后喜事连连。

我刚喊按高低个排队,孩子们为了排在前面,都这样给我装个子低,嘿嘿,可爱的孩子。

铁丝网旁边三个快乐的小丫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