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家长,各位老师: 大家好!非常高兴能有机会与大家面对面的进行交流有关孩子的教育问题。本学期培源的进步非常大,比如很好的掌握了加减法的运算以及拼音的书写和拼读,识字量大大的增加并且自己会读书了,生活自理能力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这一切都与三位老师的辛勤培育和付出的心血是分不开的。借此机会向三位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今天我主要想对幼儿家庭教育发表一下自己的几点看法,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 一、引导孩子读书,越早越好,越多越好,越范越好 古人尚且提倡对幼儿实行三学教育--文学,乐学和美学,即阅读,音乐和绘画,可以说阅读是我们的优良传统,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去发扬这个传统。阅读一方面可以增加知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另一方面可以从中学到一些做人的道理和高尚的品德,陶冶情操,心情愉悦。当然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自然地习得汉字,增加识字的数量,促进阅读。 所谓越早越好,就是家长应该尽可能早的给孩子阅读,让孩子爱上书。培源一直都很喜欢读书,在他两个月大时,我就经常给他读书,他就能很安静的听,并且手脚乱蹬,特别高兴。有人认为孩子这么小,看不懂也听不懂,买书就是浪费。孩子看不懂,可是家长看得懂呀,可以读给他听。如果说孩子听不懂,我们又不是他们怎么知道能他们听不懂呢?况且有的家长在孩子胎儿时期,会给他们听音乐,读故事,而孩子出生以后为什么就不坚持了呢? 所谓越多越好,就是在购书上一定不要吝惜钱,不能在这方面亏了孩子。培源特别喜欢买书,我大多数情况下会满足他,买回来会很快看完。现在买的书页数多了,一时看不完,我告诉他必须把这本书看完才能买下一本,督促他尽快地把书看完。 所谓越范越好,指在孩子兴趣的基础上,让孩子广泛的阅读。喜欢看的书,他会所看几遍,不太感兴趣的,偶尔也会翻一翻,哪怕只看看书皮,我认为都是有好处的。比如备受争议的奥特曼类的书,因为有太多打打杀杀的东西,大多数人认为是不良书籍,不可读。可是孩子特别喜欢,如果不让他们看,会压抑他们的兴趣,甚至会失去阅读的兴趣。我觉得这类书和古典名著《西游记》里的人物关系很类似。难道古代的可读,现代的就不可读了?当然家长一定进行正面引导,让孩子从中受益。 培源现在自己会读书了,当我看到孩子在看字阅读时(以前只是看图画,而且看得很快),惊喜之余更多的是惊讶,因为我们在家从来没有教过他识字,可是他却能认识那么多的字。这和幼儿园里阅读工作做得非常好有很大关系,因为大多数时间里在幼儿园,在那里应该是看了不少的书。培源经常会说“我们王妈妈非常热爱书,我也喜欢看书”。而且王老师经常会推荐一些好书,让孩子可以读到更好、更适合的书。另外这学期除了绘本阅读外,还增加了复述故事和看图编故事等活动,使孩子对所看的书加以消化,所学知识加以运用,将阅读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坚决支持老师的这些活动。 二、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及将来成功与否,家长负首要责任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生的老师,孩子成功与否家长负首要责任,其次是孩子,最后才能归结为老师。家长的一言一行对孩子都会有不可估量的影响,所以家长在孩子面前一定要保持健康、完美、积极向上的形象,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孩子一旦犯了错误,家长一定不能姑息,要在第一时间批评指正,帮助孩子尽快改正错误。如果再犯类似错误,就要给与适当的惩罚。而且让孩子明白犯错误就要付出相应的代价。如果家长没有做到这一点,你就是不负责任的家长,更不要期盼孩子的成功了。 三、孩子无聪明和愚笨之分,只有快和慢之别 有的家长总是说自己的孩子笨,其实大可不必为此伤心。只不过的有的还接受东西快一些,有的慢一些。慢的孩子要付出更多的汗水,家长也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天才,什么是天才呢?“天才是重复次数最多的人”。如果你的孩子是重复次数最多的那个人,他就是天才。 对于像现在的孩子负重问题,希望能够引起家长的重视。特别是在幼儿时期,家长一定要尊重孩子的认知规律,切不可拔苗助长,比如参加一些速成识字班,珠心算等,给还带来不必要的身心的伤害。 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而我们的幼儿园老师还肩负着照顾幼儿饮食起居的责任,所以他们是最辛苦的教师。再一次想三位老师表示感谢。 啰啰嗦嗦谈了这么多,感觉有点头重脚轻,希望能给大家一点点的帮助。我的发言完了,谢谢大家。
蒙大一班 李培源的妈妈 2010年1月2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