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丫丫现在一副自信满满的样子,我的心中忍不住窃喜,是啊,自信的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会迸发出无穷的动力。
小丫原来也是个有点犹疑和不太自信的小姑娘,遇到什么困难,首先想到的是象爸爸妈妈寻求帮助,就算是已经有了自己的方法答案,也不敢确定。
时间长了,我就想,有什么能让孩子更自信一点哪,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试验,我总结了一下几个方面的经验。
一、家长的态度,决定孩子的思维方式。
其实,家长的态度,是培养孩子自信的重中之重,不要一味儿的揪住孩子的错误不放,而是要对孩子保持信任宽容的心态,你的焦虑和不安,会让孩子自信心受到严重的打击,甚至最后孩子会想:反正我就是什么都做不好的人,算了,就这样吧.
首先,要把孩子当成一个什么都不会的幼童,而不是无所不能的小神仙。孩子有时候会用一些大人看来很幼稚可笑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这样,家长首先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去夸赞孩子的努力和用心,因为孩子就算是采用了错误的方法,或者得出了错误的答案,孩子也是经过了一番努力和思考,这份努力和思考,才是最宝贵的。这时候,家长的否定,否定的就不是孩子的答案,而是孩子的努力了。
在这时候,如果你给孩子适度的夸奖,孩子脑中也会逐渐形成一种良性的思维:原来只要我努力思考,就算最后错了,也没什么了不起的,下次我一定多想想怎么才能做得更好啊。
常此以往下去,孩子就会更积极地思考,也会充满自信,毫不犹豫的说出自己的答案,因为即使错了,也不会看到家长轻视的眼神和暴风骤雨般的斥责。
二、用行动告诉孩子,要相信自己。
我以前问过丫丫,什么是最困难的事,什么是最简单的事情,丫丫考虑了一会儿,对我说:“不会做的事情最困难,会做的事情最简单。”
我看着丫丫轻轻地摇了摇头,丫丫迷惑起来,就好奇的问我:“难道不对吗?”,我很肯定的点点头,:“丫丫,你的答案不是特别的正确,应该说,你想做到的事情最简单,而你不想做到的事情最困难”,丫丫一脸懵懵懂懂的神色,看来这么高深的理论,孩子可能真的听不懂吧?
大堆的理论灌输,对孩子来说太沉重和啰嗦,孩子能理解和接受的少之又少,那最好的方式是什么哪?就是和孩子一起在实践中寻找答案。
有时候,丫丫背诵古文的时候,往往哀叹连连:“怎么这么长啊,能不能分成几天背啊?”,我拿过书看看,故意用不屑的语气说道:“这也叫很长啊?,不行咱爷俩比赛吧,看看到底谁能做的更好?”,就这样,我和丫丫热火朝天的开始背诵,最后丫丫满脸惊喜的说道:“哎呀,原来这么简单啊,刚才我吓死了,怎么那么长啊?”,我首先夸奖孩子一番,然后问她:“为什么难题变的简单了哪?”,小丫豁然开朗般叫道:“这不就是爸爸告诉我的,想做到的事情最简单吗?”,还真是个聪明的小丫头。
这样的事情很多很多,不再一一赘述了。有的家长说:“我都说过100遍了,孩子还是老毛病,就是不改,气死我了。”,可是你想过了没有,孩子真正听懂了你说的道理没有啊?,说100遍,不如做一遍,家长应该多带着孩子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去实践,让孩子自己去感悟,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骄傲使人进步,谦虚使人落后。
这句话提出来,可能很多家长会砸来板砖,这不是颠覆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吗?,别急,听我慢慢道来。
我跟丫丫这样说的时候,丫丫大吃一惊,不解的问我:“爸爸,你是不是说错了啊?骄傲会使人落后的。”,我问丫丫:“骄傲为什么使人落后啊?”,丫丫掰着指头,一条条娓娓道来:“骄傲让人翘尾巴,变的不踏实,不认真了,而且还会瞧不起别人,变的自高自大”。
我笑了,这孩子还挺清醒,于是接着问:“那爸爸经常说,为你感到骄傲,那爸爸就会退步,变成坏爸爸了吗?”,小姑娘沉思的半天,恍然大悟:“原来爸爸说的不是让人翘尾巴的那个骄傲啊。”
我冲着丫丫翘起大拇指赞道:“聪明的丫丫,你说对了,我说的这个骄傲,是对荣誉的向往,是对一切美好事物的肯定以及追求,是做什么事都无比自信的态度”。
丫丫若有所悟,说道:“我好像有点明白了”,我接着说:“过分的谦虚是不对的,比方说,同学需要帮助的时候,你明明可以帮的到,可你却说,我不行啊,帮不到你啊?,这就不叫谦虚,而是推脱了,能这样吗?,碰到一道难题,明明认真思考一下,就能迎刃而解,自己却想,这么难的题目,我肯定解答不了,算了,还是问别人吧,这也不叫谦虚,而是害怕困难的胆小鬼行径,能这样吗?”
丫丫摇摇头说:“不能这样,但是我可从来不这样”,听着孩子可爱的辩解,我由衷的笑了,是啊,有些道理如涓涓细流,是要慢慢来滋润心田的,不着急,孩子不是一直在进步吗?
这就是我在教育丫丫的时候,总结的一些零散的东西,甚至谈不上经验,希望别的家长有什么有益的尝试,也拿出来共勉吧。
最后拿彭端淑《为学》中的一段,作为结尾吧。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