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档案
博腕儿是什么呢? 海之蓝
文  章:1349
评  论:10035
访问量:736186
荣誉榜
推荐博文
您可能感兴趣的
读《无痕教育系列研究》 xxt推荐博文
分类:2019秋教育随笔   2019-12-21 20:42
 

读《无痕教育系列研究》

今天阅读《徐斌与无痕教育》第53——71页的《无痕教育系列研究》。

这部分内容包括:儿童基点 学科视野;不着痕迹 潜移默化;巧妙点拨 相机孕伏;进退之间 运筹帷幄;点亮细节 提升智慧。

儿童基点 学科视野

无痕教育的目标指向是“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服务”,无痕教育的内涵特征首先就定位于“儿童基点,学科视野”。

首先,从对教材的处理方式来说,坚持“尊重、理解和创生”的整合思路。其次,从对教学内容的整体把握看,实施“不知不觉中开始”的无痕策略。最后,从对教学方式的选择看,采用小步子、低起点、融思想的方法。每一个观点都有相应的课堂教学片段,在阅读理论性文章的同时,能够结合具体的例子以求更好的理解。

很喜欢这样的一段话:秉承着儿童的天性,站在学科教学的高度,让数学变得“好玩”“好看”“有趣”起来。并且,通过教师的教育智慧,把作为科学的数学转化为作为学科的数学,把作为文本的数学转化为作为过程的数学,从而把“学术形态的数学”转化为“教育形态的数学”,把“冰冷的美丽”转化为“火热的思考”。要实现这种转化,是需要教师有大智慧的,这种智慧会从对教育教学思考中来,在教育教学的研究中获得。

不着痕迹  潜移默化

这一部分主要写的是对计算教学的研究,徐老师说:在无痕教育理念的观照下,计算教学中应该追求的艺术境界就是:不着痕迹,潜移默化。

徐老师对计算教学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有深度的研究,这一章节徐老师结合具体的实例,把自己对计算教学的研究和思考进行了阐述。徐老师说:计算教学要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需要潜移默化地引导,即在算理直观与算法抽象之间架设一座桥梁,让学生在充分体验中逐步完成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之间的发展过程。

“计算教学既需要让学生在直观中理解算理,也需要让学生掌握抽象的法则,更需要让学生充分体验由算理直观化到算法抽象性之间的过度和演变过程,从而达到对算理的深层次理解和对算法的切实把握。”

说起计算课,是老师们感觉头疼又无奈的课,一是感觉没啥可讲,再是不知道怎么去讲,总觉得是枯燥而又不好理解的。好像是讲了学生也不懂,计算时还是出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老师们上公开课都不选计算课,说这样的课出不了彩,讲不出什么新意来。现在想来,主要是我们对计算教学没有进行更多的思考和研究,对计算教学的要求没有真正的理解掌握,因此导致计算课不知道怎么上也上不好的情况。甚至有的老师自己对计算的算理都理解不清,怎么能够教好的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呢。

巧妙点拨  相机孕伏

徐老师针对一线教师头痛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对有关解决问题的策略进行了逐一研究,亮出了自己的观点:素材服务于策略需要、经历策略的形成过程、体验策略的价值、提升学生的数学思想。“解决问题的策略”首要的目标不是解决问题本身,不是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也不是解决问题的类型,而是透过学习素材本身并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所形成的相关策略。

徐老师总结了解决问题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要点:首先,要重视四则运算意义的教学,不能把应用问题与四则运算意义教学割裂开来。其次,应该从生活实际出发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应该让学生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过程。此外,还应坚持在数形结合中发挥多种思维的合力,适当教给学生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帮助学生把解决问题的一些具体经验上升为数学思考,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进退之间 运筹帷幄,点亮细节 提升智慧

这两部分同样理论与实例相结合,徐老师针对教学中的研究,对无痕教育的内涵进一步阐释。借助《用一一列举的策略解决问题》和《9的乘法口诀》教学,提出教学中的“进”与“退”是紧密联系、互相转化的。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退”,退到学生的生活经验,也要善于进,进到学生的认知结构,进到学生思维深处。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关注细节,精心预设,捕捉生成,在显性的的知识与技能背后,力求体现数学的思想和方法,以激活学生的灵性、火花。

这些都是徐老师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思考的结果,我们要想真正的理解其中的内涵,需要在教学中不断的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的过程中对理论进一步深度理解,并在教学的实践中不断的思考,不断的总结,这样才能够真正的理解其实质,真正的达到为智慧的生长而教!

0
浏览(1195)┆ 评论(0)┆  推荐 收藏 分享 举报
  相关博文正在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