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档案
明亮
文  章:626
评  论:58
访问量:105977
荣誉榜
推荐博文
生活教育读书感悟
分类:2019春教学随笔   2019-06-18 19:22

生活及教育读书感悟

   

庆幸生活在这样一个可以督促我成长的环境。在忙碌的学校生活之后,迎来了让人惬意的寒假,也正好给自己一个静思学习的好时光。一直在思考为什么教,教什么?于是又一次拜读了陶行知的箴言。

教育都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家庭到社会,人们都对教育给予了极大的重视。但教育到底能做什么?为什么要重视教育?发展教育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对于这些问题,并不是人人都曾关注和思考过的。一般人可以不去思考这样的问题,但我们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却不能不对教育究竟是为了什么这样的问题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深入的思考。否则我们就是在糊里糊涂地做事。  

陶先生多次说过教育是立国之本,教育是共和国万年大计等等。他是从立人、立国、改造生活、改造社会的角度来理解教育的。在《中国乡村教育之根本改造》中,他说:“中国向来所办的教育,完全走错了路:他教人离开乡下向城里跑,他教人吃饭不种稻,穿衣不种棉,盖房不造林。他教人羡慕繁华,看不起务农。他教人有荒田不知开垦,有荒山不知造林……在《师范教育之彻底改革》中他说:“好些师范学校只是在那儿教洋八股,制造书呆子。这些大书呆子分布到小学里去,又制造小书呆子……在《杀人的会考和创造的考试》中,他说:“所要教的只是书,只是考的书。教育等于读书,读书等于赶考。在《今后教育上基本问题之讨论》中他说:大学教育徒为少数富裕子弟之装饰品,徒为富裕子弟转入仕途猎取功名利禄之阶梯;中学纯为升入大学之准备,所学与实际生活隔离。  

陶先生几十年前所批判的当时的教育,对我们难道不具有强烈的警示作用吗?其理论之深刻,眼光之长远,便是再过一百年,也未必能达到他所提出的教育的理想高度。今天的我们,总在不断地提出新的观点,新的主张,新的方法,可是细想,有多少只不过最多算得上伪理论。有些理论,是道听途说而来的一些新名词加上自己的解释;有些理论,是人云亦云,换个说法。我们总说太忙了,没有时间钻研。这话不假。但是,看看陶先生,我又惭愧了。若说忙,怎好和他比。他享年55岁,创办了晓庄师范,山海工学团,晨更公学团,劳工幼儿团,成立了中国普及教育助成会,主编《生活教育》半月刊,担任国民外交使节,举办了中华业余学校,创办了育才学校……。有人说,教育改革太难了,的确也不假。但是,看看陶先生的一生,若说难,又怎能与他相比。他一生都处在最为动荡的年代里,战争一直与他相伴,他在中国人尚未觉醒的年代中推行平民教育,他是国民党特务暗杀的“第三枪”……。  

陶先生一生致力于改造和发展中国的教育,是因为他坚信教育对于社会的改造作用,坚信通过教育可以创造一个民主的、富强的社会。如果没有这种理想,我们就很难理解他为什么能够在面对重重困难时有着百折不回的勇气。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读陶先生的著作,理解陶先生关于教育功能的有关论述,有助于我们在教育功能问题上加强理性自觉,使我们的教育尽量减少一些铜臭味,使我们的教育不仅仅改变个人命运,更在促进中华民族振兴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让我们看淡名利,看重真理。多一些真理论,少一些伪科学;多一些深思考,少一些夸夸其谈;多一点时间的锤炼,少一些急功近利;多一点质量,少一点数量。靠着一颗对教育对学生真挚的心在实践中去慢慢解读陶行知先生的伟大教育思想吧。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在陶行知看来,教育和生活是同一过程,教育含于生活之中,教育必须和生活结合才能发生作用,他主张把教育与生活完全熔于一炉。“生活即教育”的核心内容是“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陶行知认为,人们在社会上生活不同,因而所受的教育也不同,“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过有目的的生活,便是受有目的的教育。”他坚决反对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死教育、死学校、死书本。“生活即教育”就其本质而言,是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具体讲,教育的目的、内容、原则、方法均由生活决定;教育要通过生活来进行;整个的生活要有整个的教育;生活是发展的,教育也应随时代的前进而不断发展。教育改造生活是指教育不是被动地由生活制约,而是对生活有能动的促进作用。  

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人民性和广泛性是非常强烈的。正如郭沫若所说,他是一个“人民意志觉醒得比任何人都快而且彻底”的人民教育家。他为人民办教育,明确提出“生活教育要解放全人类”的理想.

我们在生活中也同样需要这个一个理念:

生活即教育。用心体会和感悟生活,让我们的孩子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懂得如何更好的生活。  

 

 

 

0
浏览(662)┆ 评论(0)┆  推荐 收藏 分享 举报
  相关博文正在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