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档案
博腕儿是什么呢? 绝代芳华
文  章:5234
评  论:26015
访问量:1354788
荣誉榜
推荐博文
教师应提高对教育的解释力
分类:我的文章   2019-05-14 14:54
 

教师应提高对教育的解释力

原创: 郝晓东

           注:本文2019年5月8日首发于《中国教师报》

前几天,我到新教育实验区——四川一所以红色文化为特色的红军小学考察学习。学校建立在红军根据地,校址又曾是有数百年历史的书院,可发掘之文化、可利用之资源非常丰富;学校有全国县级一流的图书室、科技馆、艺术馆;红军的故事、标语、照片等在校园精致地装饰、陈设;理念、校训、班名等都呈现了红军精神的元素;学校围绕红色文化开展了阅读、研学旅行等活动。如今,学校硬件已经不是问题,目前的重点和困惑是如何整合资源,形成整体统领、一以贯之、深入师生灵魂的学校文化。

与许多学校的资源匮乏不同,这里是资源的“富矿”。然而,多也有多的烦恼:如果没有将新教育实验理念、地方文化资源、校本课程、班本课程、家长需求等有机整合,虽然践行很多,但会显得繁多而散乱,文化不够彰显,内涵不够精细,品位难抵高度。

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我以为,在众多原因中,有一点值得重视:学校的解释力不够。这也是许多中小学的共性:做了很多,但解释得不够;解释不够,实践缺乏系统、精致和深入。

解释是洞见真理的方法,也是真理存在的方式。教育的理论正是以解释的方式表达着对教育真理的洞见。许多时候,同样一个教育行动,解释不同本质就不同。解释力强大,本质豁亮、意义彰显、内涵丰富;解释力不足,本质晦暗、意义遮蔽、内涵单一。反过来,不同的解释就有不同的行动,人如何解释教育,教育就如何显现自身,我们正是在不断的解释中指导教育行动。

命名就是一种解释。比如学生参观红军会议会址的行动,命名为“活动”还是“课程”,有本质差异。命名为“活动”,就是目的性模糊、热热闹闹外在而单一的行为;而命名为“课程”,就是为了特定教育目标,选择丰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宜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的整个进程。在学生参观前,教师可以布置学生搜集与红军会议会址相关的历史故事、人物、地理、军事等资料;学生带着教师提出的问题实地参观、了解、思考;参观结束后,学生撰写调研报告,并举办主题微演讲等。如此,整个课程便达到了在体验中学习、带着真实问题求知的效果,培养了学生搜集信息、观察思考、文字书写、口头表达、道德认知等综合能力,蕴含了学会学习、人文底蕴、科学精神等核心素养。所以,解释不仅仅是总结、梳理、宣传,更是发掘、彰显、矫正、精确,是认识的深化和精确化,是真理的豁亮与涌现。

教育在人的解释中建构。营造书香校园、缔造完美教室、构筑理想课堂等新教育实验十大行动,也是新教育人用自己的语言塑造和解释了教育,然后再由教师、学生进行实践。因此,校长和教师从本源处理解这些概念丰富的理念与行动就极其重要,特别是不要把新教育实验的十大行动隔离开,十大行动是一件事——从十个角度阐释教育。否则就容易“穿着新鞋走老路“,甚至将其误解为华而不实的形式,成为随时都想甩掉的负担。

教师在对教育的解释中成长。每个校长、教师都是在对教育的解释中形成独一无二的自我。惠特曼有一首诗歌形象地描写:“有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他看见最初的东西,他就变成那东西/那东西就变成了他的一部分。”同理,每个教师每天向教育走去,你看见什么,就会变成什么,你看见的东西就会变成你的一部分。

当然,解释有高低区分。好的解释会让本质明亮与显现,而不好的解释让本质晦暗与沉沦。对教育的解释不是一次性完成的,更不是少数专家的特权,需要所有实验者、行动者无数次解释。解释就是“擦亮”,人正是在不断解释的过程中建构了教育和自我。

如何才能有好的、强大的解释?这就需要回归到对教育根本问题的思考,回到教育、生命的规律;这就需要开启对经典的啃读,开启专业学习。生命在漫长的冬季蛰伏、积蓄、等待,你会在某天突然发现已经练就了一针见血、直抵根源、洞悉本质的慧眼,生命便迎来了明媚灿烂的春天!

 

1
浏览(1408)┆ 评论(0)┆  推荐 收藏 分享 举报
  相关博文正在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