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档案
博腕儿是什么呢? 海之蓝
文  章:1349
评  论:10035
访问量:736186
荣誉榜
推荐博文
在教与研中深思 xxt推荐博文
分类:2019年春教学随笔   2019-03-01 11:37
 

在教与研中深思

——教研组研讨课前后

根据学校安排,周四是四年级组的组内研讨课时间。我是这次研讨课的做课老师。执教的课题是《列方程解决简单问题》。课题的选择是根据进度确定的。

这节课准备的时间并不长,但我做了认真的思考。首先认真研读了教材:教材安排了两个小红点,情境图中有两组数学信息,分别提出两个数学问题,列出方程一个是形如x+a=b的问题,一个是形如x÷a=b的问题。分析两个问题的解决方法:1.从思路上看是一样的,都是先读题,理清题意,再找题目中的等量关系,之后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并解方程解答。2.从格式要求看也是一样的,都需要先根据等量关系设出未知数,再列方程,这也是与前面直接列方程解决问题不同的一点。3.从计算的角度来看,学生对于这两类方程的解法已经掌握,能够正确的解方程。4.从后面自主练习来看,加减和乘除问题练习没有明确的分界,每道题目都是分了两个小题,一个加减,一个乘除。因此教材中看似是两个问题,其实可以在教学时重点借助第一个问题理解解题步骤和方法,第二个问题可以放手让学生去试着解决。也就是一节课可以把两个问题解决完。

对教材分析之后,又针对学生的情况进行思考,这样一节课解决两个问题学生能不能理解掌握,怎样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抓住临近知识方法进行学习,保证课堂学习的效率和效果呢?对学生情况分析,有以下三方面:1.已有知识。解方程学生已经掌握,能够正确的求方程的解,因此解决问题时解方程这一环节可以放手,学生自己完成。2.方法能力。看图或者根据文字描述信息列方程前面已经学习过,学生对于找等量关系和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也比较熟练,不同的是前面的题目中问题直接用x表示出来了,相对来说更清晰、简单一些。3.学习习惯。学生有自己探索学习的欲望,平时的学习中能够在小组内相互交流,分析数学问题方面有一定的经验和方法。根据学生的情况看这节课,如果重点探究一个问题,另一个问题放手让学生去解决应该是可以的。

根据教材安排和学生情况,确定了教学的内容,然后就开始斟酌怎么实施教学。关于教学的实施,我设计了以下两种方案。

第一种方案是:教师设计相关的问题,引领学生一步一步的分析解决第一个问题,强调书写的格式和解题的步骤。第二个问题半扶半放,让学生交流等量关系,然后独立列方程解答。这样设计,在课堂上基本不会出现预设之外的问题,老师一步一步引领着学生进行思考感悟,理解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而且教师也能够较好的调控课堂。但这种设计对发展学生的自主性方面有所欠缺。

第二种方案是:完全放手,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探究学习,展示思考研究的结果,教师针对学生呈现出来的结果再次组织学生进行思考、交流,寻求更加完整、准确的解题方法,总结解题的步骤,强调书写格式。这种方案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自主参与到学习过程之中,在此过程中,教师也能够及时的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捕捉学生在此过程中表现出的优秀一面,并及时的给予鼓励或指导。但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全身心的投入,及时的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原有的教学设想。

思来想去,第一种方案“稳”,只要精心设计好教学问题,有效的进行引领,课一定会上得流畅、完整、有效。第二种方案“放”,课前要有充分的预设,但教师的思虑再周全,也不能完全预设到学生可能出现的所有问题,一节课可能会因为中间某一个意想不到的问题而无法把控,也可能会因为学生出现的问题太多而影响课的整体安排,也有可能因为问题的处理不当而偏离了教学的重点,完不成既定的目标。但思虑再三,还是选择了第二种设计方案,毕竟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一节课的精彩不在于老师,学生的精彩才是真正的精彩。

于是,调整了教学课件,只把有关的数学信息和问题呈现给学生,大量的留白是为了让学生充分的去展示自己的想法。课堂上,我把时间留给了学生,让学生在小组内说、写、讲、练,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理解所学的知识和解题方法。回顾课堂,我有三点想法:

1.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反馈的信息。

一节课中,师生之间传递的信息量是很大的,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捕捉这些信息,并能够有效的利用这些信息进行引领。比如在学生思考怎么解决这个问题之后,我让学生说自己的想法,一个孩子就说:“要先解、设白鹭有x只。”在这个时候我没有因为学生的回答完全正确而放弃追问,我接着问“谁和她想的一样?”有一部分孩子举起了手。我又问“你是怎么知道要先设白鹭有x只的?”孩子就出现了不同的回答:有的孩子说是预习时候看到书上就是这么写的,有的孩子说家长在家教过,还有的孩子说这道题中没有x,得设出来。看似这些回答好像离了题,其实我的目的是让学生体会学习的方法,可以读书学习,也可以听别人讲进行学习,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学习。

再如:在练习时,看图列方程,有的孩子是直接列出了方程,有个别孩子小声说要先设未知数。这时我问回答问题的孩子“你怎么没有先设未知数呢?”这样抓住学生之间的认知冲突,引导学生进行比较,明确:当问题中未知数已经用字母表示出来时,就不用再设未知数了。这样通过对比,把已有的知识和新知识进行比较,学生对新知理解的就更加深刻了。

2.要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有无限的潜力

在教研组评课的,几位老师都说我们班的孩子表达能力强,会说,也能说到点子上。这一点我也认同,但不是每个孩子的表达能力都很强,只是大多数的孩子都乐于表达,善于交流。我也曾经进行过专门的训练,也曾一句一句的教,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的教学生怎么描述、怎么分析,这样时间长了,孩子不知不觉的表达能力也就强了。评课时,我也给各位老师分享了自己的一些做法和经验,方便老师们在训练自己班孩子的时候少走弯路,更快一些。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我也确实看到了孩子的变化,课堂上不管哪个孩子站起来,都能够清晰的表达自己的想法了,即使讲的是错的,也能头头是道的讲下来。原本那些很内向、一天说不了几句话的孩子,现在也是讲起来有条有理的,真的是让人欣喜。我想:其实每个孩子都有无限的潜力,只是我们在平时没有耐心去等,对学生没有足够的信心,总觉得会浪费时间。

在这节课上就有这样一个镜头,我叫起一个孩子,他站在那里一句话也不说,但能够看出来他是在思考,在组织语言。于是我面带微笑看着他,有的孩子等不及,手高高的举了起来,我没有放弃,他也没有错过这次机会,半分钟之后他响亮的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我为他点赞,他高兴的坐下,身板都挺直了许多。相信孩子,等一等,他(她)一定能行!

3.学生的错误是课堂教学的宝贵资源

课堂上,学生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或者是不合适的想法,不要忽略,也不要因为学生出现错误而懊恼,只要正确对待,合理利用,这些错误就会成为宝贵的教学资源。这节课中,我让学生尝试解决问题,黑板上板书的孩子这样写:

设:x+9=25

解:x+9-9=25-9

        X=16

针对学生出现的错误,我让学生进行辩论交流,结果孩子在辩论交流中对怎么设未知数理解得更好了,掌握了列方程解决问题的书写格式。

在解决第二个问题的时候,一个小组的孩子板书,出现了所列的等量关系和方程不对应的情况。同样我让学生观察,说说有什么建议,学生在观察思考后,通过交流进一步明确了列的方程与等量关系之间的联系。这样交流之后的理解顿悟,要比教师在课堂上反复强调更有效。

也就是说,每一个错误资源,只要合理的利用,都能够引发学生思考和研究,在这样的思考和研究中,学生会有进一步的收获,进一步的理解。

一节研讨课,就是一次历练,一次提升,在教与研中深思,在研与学中成长!

 

1
浏览(1240)┆ 评论(0)┆  推荐 收藏 分享 举报
  相关博文正在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