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档案
心淡如菊
文  章:181
评  论:67
访问量:81243
荣誉榜
推荐博文
您可能感兴趣的
也谈二年级的读写结合 xxt推荐博文
分类:我的文章   2016-11-29 15:08
 

          也谈二年级的读写结合

叶圣陶说过,“文章就是例子”。教材中所选的课文,有的是名篇著作,文质兼美;有的则经过专家反复修改,语言文字规范,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典范性。对于二年级小学生来说写作能力正处于扶床学步的状态。因此,读写结合应以仿写为主,续写、创编为辅。借助课文指导学生仿写,既降低了写作的难度,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能收到较好的训练的效果。

教学中坚持以读促写,以写促读的原则,以模仿为桥梁,以片段训练为形式,能更好地实行读写同步。

1)仿写出真品。

仿写在各年段都实用。与中年级不同的是,低年级学生的仿写很少能完全脱离课文的内容。二年级上册中的《植物妈妈有办法》一文是一篇用童话诗的方式表现的科普作品。读完课文学生会意犹未尽,教师可以创设延伸性问题“你们还知道哪些植物妈妈的办法?我们也像课文这样给大家介绍,好吗?”我班的学生有的说:“柳树妈妈有办法,给孩子准备了轻柔的绒毛,只要春风轻轻吹过,它就可以飘到遥远的地方安家。”有的学生说:“芝麻妈妈有办法,它让孩子晒在太阳底下。啪的一声硬壳炸开,孩子们蹦着跳着离开妈妈。”还有的说:“睡莲妈妈有办法,她把孩子放进莲叶,乘着莲船在水面漂流,飘到哪里孩子们就在哪里安家。”说的都是平时生活中的积累。这样一首首精美的小诗就此诞生了。

二年级上册《秋天的图画》,是一首优美的散文诗。作者仅写了山野的秋天,语句简练,童稚,特别符合低年级孩子的特点。理解课文后,我问学生:“秋天来了,除了山野是一幅美丽的画,还有哪里也是一幅美丽的画?”学生有丰厚的生活储备,所以,很快就写出了他们眼中诗情画意的秋天,足可以和课文相媲美!有的说菜园就是美丽的图画,有的说果园就是美丽的图画,还有的说树林就是美丽的图画。把他们的连在一起一首优美的诗歌就跃然纸上了。

“秋天来啦,秋天来啦,树林就是美丽的图画。柳树披上金黄的头发,枫树伸出红色的小手,杨树放飞群群蝴蝶,松树穿上绿色的春装。”

在教学中只要有适合学生仿写的诗歌我们一定要引领学生仿写“小诗歌”,培养“小诗人”。这样的仿写有反复出现的语言表达形式做示范,有学生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做基础,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也很容易激发起学生的表达兴趣。学生经过领悟、模仿的长期训练之后,水平会逐渐提高。直到积累的数量达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发生质变,这如同蜜蜂采撷了百花而酿蜜,那时,学生能脱离仿写的对象,完全凭借心中的积累,得心应手的写出浑然一体的文章来,读写结合训练的目标也就达到了。以后何愁学生在写作文时,没有自己喜欢的表达方式呢。仿写这个方法1-6年级都适用,我班学生曾编辑的诗集《花儿朵朵》和《我想》,我利用开放周课前三分钟进行师生共颂的,得到了家长和学生的喜爱,激发了他们习作热情,只要用心就好!

2)续写来补白。

关于续写、补写也是一种好方法。补写也好,续写也罢,都缘于课文给我们留下的一些空间,空白。如:二年级上册第四组第一课《坐井观天》一文的结尾就有小鸟“不信,你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吧”一句。后来呢?青蛙跳出来了吗?这正是续写的好机会。可以让学生把故事结尾写出来整理修改后抄在书上,跟课文一起读,学生怎么会不喜欢。

说到补写,我还想到了一些案例。学生在读文过程中,常常会产生许多疑问。有些疑问,来自于知识的盲点。比如,一年级上册《小松鼠找花生》一文,结尾处一句:小松鼠感到很奇怪,自言自语地说:“是谁把花生摘走了呢?”这不仅是小松鼠的疑问,也是不少学生的疑问。再比如,二年级上册的《我要的是葫芦》一文,学生读书中会疑惑葫芦为什么落了呢?这些知识问题,因为不是语文教学的重点,我们很多老师要么简要答复,要么让学生去查阅资料自己找答案。实际上,这些疑问我们大可以利用,实现更广泛意义上的读写结合。我尝试这样做过:面对学生的疑问,我没有满足于部分学生的一知半解,也没有轻易地推到课外,而是提供诸如《花生结果的秘密》《葫芦叶子的用处》等科学小品文,让学生来阅读,然后请学生根据自己明白的知识,来给松鼠讲清花生到底哪去了,来给《我要的是葫芦》一文以“原来……”为开头,补写一个结尾。

这样不仅加大了学生的阅读量,还实现了更广泛意义上的读写结合。这种写法,既要关照课文内容,又要对拓展阅读的材料进行语言的再加工,对学生的要求高了,应该算创编吧?

低年级学生兴趣广泛,想象力丰富,文本文字优美,富有童真,有效的读写结合,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紧密结合低段教材特点、学段目标以及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心理等特点,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为学生写话实践提供仿写借鉴的对象,达到渗透习作指导的目的,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
浏览(1675)┆ 评论(2)┆  推荐 收藏 分享 举报
  相关博文正在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