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档案
博腕儿是什么呢? 重上一年级
文  章:845
评  论:5298
访问量:697126
荣誉榜
推荐博文
读《西游记》第一、二回 悟教育真谛 我也要得状元文! xxt推荐博文
分类:读书   2016-07-22 22:33

读《西游记》第一、二回

悟教育真谛


《西游记》前两回中提到孙悟空的求学经历,颇耐人寻味。以一个老师的角度去看,更能悟出些教育的真谛。

一、学习欲望激发学习主动性。

“美猴王享乐天真,何期有三五百载。”一日,忽因“不得久注天人之内”,为求长生之道而有了学习的欲望。这时就有一“通背猿猴”适时地指点美猴王到“阎浮世界之中,古洞仙山之内”寻“或佛或仙或神圣”。猴王满心欢喜“云游海角,远涉天涯,访此三者”。

说到做到,猴王参访仙道,无缘得遇。十数个年岁飘洋过海,登界游方……终遇指路的樵夫、接待的童子,才找到他的老师。

连三五百岁的猴王都得在主动有了学习的愿望之后,通背猿猴的适时指点很重要,有点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感觉,为了这一愿望猴王主动放弃三五百年的自由自在的生活,不畏八九年辛苦地寻师。

二、学习需要灵性更需要“殷勤”。

猴王的灵性在文中浓墨重彩几处。1.寻师路上与樵夫的相遇,听樵夫的唱中“相逢处非仙即道,静坐讲《黄庭》。”抓住这句歌词,“你家既与神仙相邻”背后的潜台词自然是“你也不是非凡之辈了。”2.菩提祖师问及孙悟空学什么,他“这般不学,那般不学”惹怒老祖后,祖师给他打的哑谜:将孙悟空头上打三下,倒背着手,走入里面,将中门关了,撇下大众而去。一班听讲的,人人害怕。唯悟空一点儿也不恼,还满脸陪笑。他打破了盘中之谜,诚心学艺成功。3.祖师三次传道,只说口诀。猴王就能一窍通时百窍通,自修自炼,学得真本事。这些无不在揭示学习这件事,需要有灵性。那种源自于基因中的聪明劲儿。做为数学老师,这种体会更是如此,数学的逻辑之严谨,运算之精确,学好它更需要灵性。

但灵性毕竟不是人人都具备的,要学好用悟空自己的话来讲,更需要“殷勤”。透过文字,读一读那些“殷勤”之处。1.祖师未传艺前,七年时间里学言语礼貌,讲经论道,习字焚香;扫地锄园,养花修树,寻柴燃火,挑水运桨……这七年里所做的事情貌似与“长生之道”没有一点儿关系,但正是有了这七年的“殷勤”,才会有后面的祖师传道。2.第一次学艺完,三年里为了避开其他师兄弟,孙悟空子前午后,自己调息。第二次当时学了口诀,自修自炼;第三次学艺,师徒天昏各归洞府,而这一夜悟空运神炼法,会了筋斗云。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连悟空也说:一则是师父传授,二来也是我昼夜殷勤。

学习这件事真的是很个性化的。老师的作用应象“通背猿猴”的适时点拔,应象“樵夫、童子”的及时引路,应象“菩提祖师”的背后观望、直言口诀,唯有借自己的灵性,更靠时间、精力去磨炼,才能习得真知,除此别无它法。虽说悟空是小说中杜撰出来的人物,但作者只所以能这样去塑造人物,也是因为他自己总结出的学习经验吧。

3
浏览(1530)┆ 评论(1)┆  推荐 收藏 分享 举报
  相关博文正在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