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档案
博腕儿是什么呢? 思璇
文  章:1449
评  论:4766
访问量:738339
荣誉榜
推荐博文
如何帮助孩子面对他们的感受 xxt推荐博文
分类:生活点滴   2015-03-03 16:07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会说》这本书在书架上也是很早就存放着的一本书,但是就是没静下心里认真阅读过。今天总算看进去了一部分,很快就要开学了,新学期开学我们又该迎来一个新的起航,一次新的历程,接下来的日子也会变得更加忙碌起来了。但是我希望我能够坚持忙中偷闲认真读完这本书,因为我现在已经被这本书深深地吸引了,这真是一本堪称家庭教育宝典的书。因为国内国外都有很多这样的家庭教育讲座,就是根据这本书中的教育方式一步步教给年轻的家长们到底该怎样和孩子进行有效地交流,才能够真正让孩子们听家长的话,我们怎样听才能够让孩子完整地说出自己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想法,而不是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和孩子交流。更不能用“打”的方式解决亲子之间的矛盾和问题。因为很多人都信奉“棍棒出孝子”,对孩子的管教很多人动不动就用“拳脚相加”“冷言冷语”的方式解决。还有就是对孩子的事情不闻不问,奉行“冷淡”政策,其实对孩子的冷落和疏远是比打骂还要的残酷的一种教育方式。

那么当我们面对孩子情绪不好的时候,我们该怎样帮助孩子排解心中的困扰呢?在生活中我们最常见的例子就是:中午放学回家,孩子对妈妈说:“妈妈,有人偷了我的新铅笔。”“你确认不是你自己弄丢的?”妈妈带着质疑的口气问孩子。这时候孩子就有些不高兴了,然后他就会生气地对妈妈说:“没有,我去洗手间的时候,它还在课桌上呢?”“谁让你乱丢东西的。”妈妈带着一点嗔怪的口气对孩子说。孩子听到妈妈责怪的口气,本来就很生气的心情,现在变得更加愤怒了,这时候妈妈再次唠叨地说:“你怎么总是这样,这不是第一次了。告诉过你多少遍了,东西放在课桌里面,你就是不听。”这时候孩子已经愤怒地像一座火山一样了,终于他火山爆发式地对妈妈说:“别烦我了!”一甩手,猛一关门走进了自己的房间里。这时候妈妈在后面也很生气地对孩子说:“不许你这么说!”本来孩子向家长诉说自己心中的烦恼,就是希望能够得到妈妈的体谅,让自己的心情能够好过一点,结果越说越糟糕,最后弄成了这个样子,母子两个人都气呼呼的。

但是这本书中针对这样最容易引发家庭矛盾的情况,指出了具体的解决好方法,那就是用“哦……”“嗯……”“是这样啊……”来回应他们的感受,代替具体的提问和建议。

比如当孩子说:“有人偷了我的铅笔。”这句话的时候,家长什么也不要说,只是用简单的“哦?”来应答。然后孩子可能会说:“我去洗手间的时候,它还在课桌上呢。”“嗯。”家长简短地应答。“已经是第三只铅笔了。”“噢”妈妈依然还是简短地回答。这时候孩子心中的气已经消了,他对妈妈说:“从现在起,我离开座位的时候,把笔放到课桌里面就不会丢了。”“是这样啊。”妈妈用关心的态度,简短的语句,但是却帮助孩子整理了自己的思路和感受,从而有可能就会让孩子自己想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还有当孩子心情不好,甚至是处在悲伤之中的时候,我们越劝孩子就会越伤心。比如当一位小女孩对爸爸说:“我的小海龟死了。”爸爸对孩子说:“别难过,宝贝。”“哇!哇!”孩子依然还是伤心地大哭。这时候爸爸对她说:“别哭,我再给你买一个。”但是孩子依然听不进去爸爸的劝告,还是在那里哇哇大哭。这时候爸爸就有点不耐烦了,大声地对她说:“别哭了,不就是一只小海龟吗?”但是这个孩子似乎也变得很执拗地对爸爸说:“我就要这个海龟。”爸爸这时候也变得愤怒了,对她说:“你简直无理取闹。”

其实这样的事情大家都曾经遇到过,我们认为一个很普通甚至是很不值钱的东西,但是在孩子的眼里就是他们的宝贝,容不得别人轻视它,更容不得别人说:“不要它了,我们再买一个。”但是这种处理方式往往是很多家长最常用的方式,也是最不能够解决问题,甚至会让大人和孩子都生气的方法,最终会弄得不欢而散。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说出孩子此时此刻内心深处真实的想法,而不是去否定他们的感受。但是很多家长都不会这样做,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他们担心说出孩子的感受会让那个孩子更难过。其实相反,当孩子听到这些话的时候,心里会感到安慰,会感觉到有人能理解他们内心的感受。

比如上面这对父女的对话。孩子早晨对爸爸说:“我的小海龟早上死了。”爸爸说:“哦,是吗?真没想到。”“它是我的好朋友。”女孩接着对爸爸说。“失去朋友是挺难过的。”爸爸劝告女孩说。接着这个孩子继续说:“我还教给它玩游戏。”“你们在一起挺开心的。”这时候爸爸非常理解女孩感受地对她说。“我还每天给她喂食。”“你真是挺关心那只小海龟的。”这是父女最后的两句对话。孩子在爸爸的理解中,没有哭泣,没有悲伤,似乎是在和好朋友诉说着过去的经历和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想法。

当孩子把内心深处的一些想法说出来之后,心理会感觉好受多了。当孩子伤心难受的时候,我们什么也不要说,什么也不要做,只需要做一个最忠实的听众就可以了。

孩子沮丧、悲伤、生气、难过的时候,真的不需要我们为他们做些什么,只需要我们能够好好听他们说,多关注一下,多抚摸他们一下,让他们体会到父母的关心和爱护就可以了。

我们能够理解孩子的感受,对孩子来说是很大的帮助。深入到孩子的内心,帮助他们了解自己最真实的想法。孩子一旦清楚了自己内心的想法,他们就能集中精力来应对出现的问题。

 

0
浏览(1553)┆ 评论(4)┆  推荐 收藏 分享 举报
  相关博文正在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