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档案
桃花盛开的地方
文  章:702
评  论:35
访问量:129806
荣誉榜
推荐博文
智育诚可贵,德育价更高
分类:我的论文   2010-01-30 15:30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智育的目标不仅在于发展和充实智能,而且也在于形成高尚的道德和优美的品质。”在《中小学德育大纲》中也明确提出:“寓德育于各科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是每一个教师的职责。”因此,教师应从培养跨世纪人才及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从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高度,充分认识学科德育渗透的重要性,充分发挥学科教学的德育功能,做到既教书又育人,自觉地把德育渗透到学科教学的全过程,从而培养出一个又一个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小学语文学科中的德育渗透,应充分地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内容,有的放矢地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这样才能把三维目标落到实处,收到较好的效果,下面我以自己的学科教学为例,与大家一起交流一下德育渗透的具体做法:小学语文教材明显不同于品德教材,品德教材的德育渗透意图几乎是直述给学生的,单从课文标题上看,就十分明显。比如《为祖国而学习》《要关心国内外大事》等等。而小学语文教材的德育渗透意图却深深地潜藏在每一篇文章的字里行间,都不采取直接表达的方式。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在利用教材进行渗透时,既要深刻挖掘教材的德育内容,又要设计好巧妙的渗透方法,使学生在接受科文知识的同时,不自觉地接受品德教育。比如《马》这篇课文,全文记述了小兄弟二人雨夜赶马车送货的事情。文中作者着力地写了“马”,并以“马”为标题,开头从“马”写起,结尾以“马”收场。因此,不少教学参考资料的提示均认为文章的中心思想是“写了马的勤劳,表现了马的忠实、有感情。”但是,深钻教材,潜入文章的深层去挖掘,就会得出另外的结论:两个贫苦的农家子弟,弟弟仅十一岁,哥哥也只有十四岁,若不是生活重压,他们一定会在父母的抚爱下过着天真、活泼、无忧无虑的生活,何以在雨夜赶马车,到五十里以外的镇子送鱼呢?马当然是勤劳的,但同马一样跋涉五十余里,既要关心爱护弟弟和马,又要照顾车辆、货物的“我”,不是更加勤劳朴实、纯洁善良、顽强不屈吗?所以表现马意在表现人,同时也从另一侧面暴露了资本主义社会对人的摧残,这才是文章的中心所在。学生在带着人物感情充分读课文的基础上,教师再加以适时地引导,以便学生真正能体会到文中的“我”的艰辛与坚强,从而对他们以后的学习有很好的激励与鞭策。这样,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德育与智育得到了很好的统一,对学生的终身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在教学的实践和探索中,我体会到,小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因素,只要我们选好切入点,随时都可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寓德育于语文教学之中,不仅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高尚品质,还可以促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因为,智育诚可贵,情育价更高。

0
浏览(193)┆ 评论(0)┆  推荐 收藏 分享 举报
  相关博文正在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