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档案
博腕儿是什么呢? 王仁元
文  章:6740
评  论:14252
访问量:1496332
荣誉榜
推荐博文
跟“爸爸”一起唠叨《爸爸的唠叨》(转自“石榴树下”)
分类:《爸爸的唠叨》介绍   2009-08-20 07:50

 

 

 

 

跟“爸爸”一起唠叨《爸爸的唠叨》

 

 

周末家庭读书会·第116                           

2009815·星期六                  主持、记录:爸爸

 

瓦库,一个喝茶的地方。在这里,我和大学毕业后始终未见的师兄重新聚首。18年中,我们都先后为人夫、为人父。

瓦库,一个读书的地方。在这里,我们两家人围坐在一起举行家庭读书会,主题就是师兄的新著——《爸爸的唠叨》。

瓦库,一个边喝茶、边读书以致忘了时间的地方。那天,读书会不得不结束时,已近子夜,微风里散漫着的都是书香和茶香,还有歌声……

 

为什么“唠叨”

初春的时候,在校讯通“书香班级”的评委会上,我认识了河南省首届名师――郑州十九中的杨卫平老师。老师拿出一叠书稿,是她的先生写给女儿的。细看作者姓名,竟然是我大学时的师兄王仁元先生。前不久,老师来到我办公室,把已经由中原出版传媒集团正式出版的师兄的新作《爸爸的唠叨》送给我,同行的是这本书的第一位直接受益者——他们已经收到大学录取书的女儿王晨杨。

去年夏天,晨杨高考失利,从郑州回到信阳奋战“高四”。在信阳职业技术学院做了近20年教师的师兄苦口婆心教诲谆谆,无奈晨杨非但不领情,且嫌其唠叨。于是,师兄变换策略,改舌战为笔谈,选取对女儿有用的阅读资料,再根据个人的见解予以评论。方式一新,晨杨也便接受了。

开始时,是一天一篇,不久后,父女都不胜其累,继而放缓节奏为隔日一篇。这样坚持下来,到晨杨今年高考,一共积累了200篇,计29万多字。当女儿以高出去年126分的成绩升入理想大学,父亲的心血还催生了一件副产品——一本著作的问世。

这本书起初的书名为《为女儿而评》,平实而准确。后来女儿说,别人家都是妈妈唠叨,我们家是妈妈不在身边,换成爸爸唠叨了,干脆就叫《爸爸的唠叨》吧。于是改为此名,生动而贴切。

瓦库的露台是惬意而迷人的,可为了保证读书的氛围,我们选择了一个临街的、有着落地窗的包间。不喝酒,不抽烟,甚至连饮料都没有要,家常的大锅菜、绿豆粥、烧饼之后,乌龙茶伺候,还有小碟的瓜子、话梅和开心果。

此刻,我们每个人手里都捧着一本《爸爸的唠叨》,师兄除外,因为那都是他一字一句蘸着心血写出来的,早已烂熟于心。

在各种瓦片交错的光影里,在带着淡淡桂花味的茶香中,我们开始面对面地听“爸爸”“唠叨”……

 

“唠叨”了什么

如同家庭读书会的固定环节“美文共赏”,我们这次要分享的是整本《爸爸的唠叨》,首先出场的自然是作者——我的师兄王先生。考虑到石榴的接受程度,先生推荐了篇幅不长的《少年郭沫若》——

郭沫若幼年在私塾读书,有一次和同学们偷吃了庙里的桃子,和尚找到先生告状,先生斥责学生,但没有人承认。先生说:我出个上联,谁能对出下联,就可以免罚。先生出联曰:“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郭沫若思索片刻,对道:“他年攀桂步蟾宫必定有我!”先生惊其才华,极为高兴,于是全体学生都免于处罚。

“爸爸的唠叨”:郭沫若是中国“五四”运动的一面旗帜,他在现代诗歌、历史剧的创作、甲骨文的研究方面,可以说是无出其右者。大概也是他童年即有蟾宫攀桂之志,才有后来的辉煌成就。

接下来出场的自然是“被唠叨者”王晨杨,她说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一篇“唠叨”是《忍住那份甜》——

心理学家米歇尔给一群幼儿每人发了一块软糖,然后告诉他们说他有事要离开一会儿,希望孩子们都不要吃掉那块软糖。他允诺:假如你们能将这块软糖留到我办完事情回来,我会再奖励给你们两块软糖。他出去后,寂寞的孩子们守着那块诱人的软糖等啊等,终于有人熬不住,吃掉了那块软糖。接着,又有人做了同样的事……20分钟后,米歇尔回来了,他履行诺言,奖励没有吃掉糖的孩子两块糖……

爸爸这次唠叨得比较多,其中有这样一段:面对老师的承诺,幼儿们都相信了,并且也都有了自己的承诺,“留住这一块糖,等老师再奖励两块糖”。可是,他们的大多数人因为挡不住眼前一块糖的诱惑而自毁其诺。其实,对一个人的荣辱成败起决定作用的心理品质、意志品质,恰恰在诱惑面前显示出来了。有时,从中可以窥探出一个人的发展前程。正像上文所说:“那些不能等待的孩子大多一事无成,而日后创出了一番辉煌业绩的全都是当年那些愿意等待的孩子。”这也验证了俗语“从小看大,三岁知老”和“少成是天性,习惯成自然”。

爸爸每天在唠叨,女儿每天在成长,而妈妈正是这成长过程的见证者。在近二百篇的“唠叨”中,杨卫平老师对《令人落泪的毒蛇实验》念念不忘,并且多次在课堂上推荐给自己的学生——

……突然,凶猛的蛇趁施密特不注意,咬伤了他。殷红的鲜血从伤口流了出来。施密特博士觉得伤口不时地疼痛,他抓起身旁的电话,却打不通,身边又没有别人,他想:“完了,就这么死去吗?”“不!我应该再做些什么。”他的头脑十分清醒。他找到一些绷带,把伤口包好,拿出实验记录本。“我应该把这次特殊的实验记录下来。”他把体温表夹在腋下,抬头看看手表,把每分每秒的感觉详尽地写下来,像往常一样认真、仔细:“体温很快升到了39.5摄氏度,胃剧痛”……

让我们来听听爸爸是怎样“唠叨”的:为了加班加点地研究,施密特博士独自在实验室里被毒蛇咬伤。研究员都走了,身边没有别人,电话打不通,又远离城市。面对此情此景,施密特博士是冷静的,施密特博士是坚强的,施密特博士是伟大的!他知道,任何求救都是徒劳的,死是必然的。可供选择的,只是怎么个死法……他以自己巨大的毅力,为人类解救被毒蛇咬伤的人们提供了最好的资料。他的死,能够挽救更多人的生。

老师的泪水又流了下来,她含着泪说:我希望我的女儿也成为像施密特博士一样、像居里夫人一样的对科学发展、对人类进步有用的人!

 

我们也“唠叨”

从杨老师送来师兄的书,我就一直放在办公桌上,有空就读,断断续续地读完了全书,真切地体会到这是一本会给所有学生和家长带来莫大收获的书,当然包括小石榴,于是才策划了这样一期特别的读书会。

在作者一家三口“唠叨”之后,我们仨也要“唠叨唠叨”,爸爸最了解这本《爸爸的唠叨》,那就先从爸爸开始吧。我选择的是《秃头论证》——

少一根头发能否成为秃头?回答是不能。再少一根怎么样?回答还是不会。这个问题一直重复下去,到后来,回答却是已成为秃头了,而这是在一开始遭到否定的。成为秃头的界限是头发一万根?一千根?十根?一根?一根也没有?无法确认。但可以肯定的是,当头发还剩下一百根、十根时,人们早已毫不迟疑地公认其为秃头了。

在晨杨爸爸的“唠叨”里,石榴爸爸读出了许多自己想对乖妞说的话:蓦然回首,你已经从一个小女孩长成大姑娘了。每一天都是短暂的,每一天都难以觉察什么大变化。不知不觉中,你养成了单纯、阳光、宽容、有爱心的好习惯,也形成了拖沓、随遇而安、不大节约的一些小毛病。说不清这些习惯是哪一天形成的,也说不清哪一件事对哪种习惯的形成起多大作用。但是,习与性成。好的习惯继续保持尚可,要改一些小毛病可能要费一些周折。早一点开始发扬优点,优点将成为优势;早一点克服缺点,缺点将渐行渐远。全新的你,将更加阳光,更加睿智。

由于爸爸一直在读《爸爸的唠叨》,还没轮到妈妈看,于是爸爸推荐妈妈读这本书的开篇《同样是一块铁》,先生起初就是受到这篇文章的触动而开始“唠叨”的——

世界旅店大王希尔顿曾说:一块价值5美元的铁,如果把它铸成马蹄掌,它就可值10.5美元;如果制成钢针,可值3550.8美元;如果制成手表的摆针,价值就是25万美元。

当一个人不看重自己的时候,他就会像一块废铁一样没有什么价值。但是,当他对自己抱着最大的希望、不断开拓自己的时候,他就会把自己变成世间的无价之宝!

让我们来听听爸爸最初的“唠叨”:对于一个人来说,他的体质和智力是相对固定的;但是,他的发展前景却有霄壤之别。一个人,可以成为社会的栋梁,可以成为社会的累赘,还可能成为社会的毒瘤。对于铁块来说,它的前景取决于使用它的人;对于一个人来说,他的前景取决于认识和造就他的人;对于一个有清醒的自我认识和自制力的人来说,他的前景取决于他自己。

听到这里,爸爸问石榴:“如果你是这块铁,愿意做马蹄掌,还是钢针,还是手表的摆针啊?”石榴迟疑片刻,答道:“钢针。”这个答案让我们稍稍有些意外,继续问:“为什么呢?”石榴又是迟疑片刻:“我觉得,现在家里有马的人不是很多,可针千家万户都需要。”“那手表的摆针呢?”石榴继续迟疑。这时,妈妈替小妞解了围:“你觉得那是奢侈品,大多人都用不上,是吗?”“恩。”石榴痛快地点头。老师带头鼓掌,为那一个“千家万户”。

就剩小石榴没有“唠叨”了。我决定给乖妞来个“突然袭击”,让她也读一段《爸爸的唠叨》。这在以前的读书会上,还是从来没有过的。此前要读的文章,石榴都事前读过多次,在读书会上其实是一种展示。然而,石榴没有让我们失望,尽管在意味的营造上还欠那么一点火候,但是对于一段完全陌生的文字,能流畅而响亮地读下来,已经相当不错了。石榴读的是《外婆与妈妈》一文中引用的野谷的诗作《外婆》——

又穷又老  那就是外婆

她总是不安地说 “我没什么带给你”

待我懂得时  她已长眠地下

有什么比得上你的深厚  外婆,你给了我妈妈

 

“唠叨”得如何

分享过《爸爸的唠叨》,我们该“评头论足”了。这期特殊的读书会,就不再对各个的表现一一点评,而是谈谈各自的感受。“首先有请本期读书会的第一主角,《爸爸的唠叨》里的‘爸爸’王仁元老师!”

老师说:用文字的“唠叨”,替代嘴巴的“唠叨”,是亲子交流的一种好方式,可以逐步克服交流障碍,达到预期的目的。在与女儿笔谈的一年间,我们父女之间,没有了不平、争吵和愤怒,换来的是信任、理解和默契。同时,我们都在悄然发生着变化。我变得充实愉快、守时重信、严慈相济,对女儿的认识和教育都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女儿也变得阳光自信、积极进取、善解人意,原来的缺点不知不觉地改掉了不少,学习成绩当然回升很快。其实,我和女儿是在一起成长。

老师还说:这种家庭读书会的氛围对孩子、对家长的提高和影响特别大。其实,它也是一种家庭生活会。在一个家庭里,读书声永远比争吵声、麻将声动听得多。我在考虑我们家是否在晨杨寒暑假期间,也围绕一些话题来开开读书会。老师在送给石榴的那本《爸爸的唠叨》扉页上写道:“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

王晨杨的话不多,但每个字都很有分量:“这本书我要重读一遍。”

“太感动了!太感动了!太感动了!”激情型教师杨卫平用一连三个“太感动了”开谈自己的感受:《爸爸的唠叨》所有稿子,我基本上与女儿同步看完。我觉得,老公回归了父位,比一般的父亲更加合格,也许该称优秀吧。老公的“唠叨”我全力支持,并且鼓励他一直“唠叨”下去。我把《爸爸的唠叨》的很多内容也读给了我的学生听。我和我的学生一起受着女儿所受的教育,感动着女儿的感动,提升着女儿的提升。今年,我教的两个班,中招语文成绩特别地出色,应该有《爸爸的唠叨》的一份功劳。

老师以她特有的激情继续感染着在座的所有人:“今天我一晚上都沉浸在感动之中,每个小细节、每个小享受,都让我感慨万端。今天我们有太多的第一次,包括第一次来到郑东新区。我和晨杨爸爸都是做教师的,可是女儿出生18年来,我们从来没有坐下来一起读过书、没有一起唱过歌,甚至好多年一家人都没有照过像。”最后,老师说:“亲身到‘石榴树下’来体验一下家庭读书会,对我的触动太大了。从明天起,我,还有我们一家要开始全新的生活!”

该石榴发言了:“我觉得王叔叔家比我们家做得好,因为他把骑车的时间都用来学知识,比我们家会利用时间……杨阿姨读得很有人情味,她读毒蛇实验时都掉眼泪了……这个夜晚,我听王叔叔唠叨了很多,学到了很多知识,让我终生受益。”

“终生受益”——你行啊,乖妞,还挺能整词儿的。

 

“唠叨”完唱歌

“都说养儿能防老 ,可儿山高水远他乡留;都说养儿为防老 ,可你再苦再累不张口。” 读书会很自然地过渡到最后一个环节“同一首歌”。石榴近来特别喜欢唱的这首《父亲》,此刻在这里唱起,是何等的贴切、何等的动人!“儿只有轻歌一曲和泪唱,愿天下父母平安度春秋!”

两家人难得相聚,只唱一首歌,显然不过瘾,石榴又接着唱《歌唱祖国》。那么多段、那么长的歌词,乖妞全都记了下来,值得鼓掌。

接下来,王晨杨也唱了两首歌:《野菊花》、《十七岁的雨季》。第二首歌应该特别符合她现在的心境吧:“十七岁那年的雨季,回忆起童年的点点滴滴,却发现成长已慢慢接近……”

石榴近来对唱歌的兴致分外高涨,她接着主动要求以一曲《我是明星》,为即将去大学报到的晨杨姐姐送行:“有一个梦,等我启动,让我们一起来给它播种。海阔天空,我是阵风,把旗帜飞扬到南北西东……”每次唱到“嗨呀,嗨呀”,爸爸都会以浑厚的男中音为她清亮的童声伴唱。

“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本期读书会真正的“同一首歌”当属这个妇孺皆知的《找朋友》。在我们仨的带动下,连开始一再谦虚“不会唱歌”的老师、老师也跟着唱了起来。晨杨说“这是有记忆以来我头一次听爸爸唱歌”。唱着唱着,所有的人都站了起来,唱过“敬个礼啊,握握手啊”后,大家彼此先指指对方的胸口,再指指自己的胸口唱“你是我的好朋友”,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就这样,在新区,在瓦库,在夏夜,在心中,一只最单纯也最动人、旋律最简单可生命力最旺盛的歌曲持久地回荡着:“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敬个礼啊,握握手啊,你是我的好朋友——再见!”

 

 

 

(《爸爸的唠叨》荣获河南省教育厅2009年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被“民间家书抢救项目组委会”珍藏。全书283千字,270页,淘宝网有售。要作者签名、题字均可。联系作者:13403766751,QQ留言:906153306,)

 

 

2
浏览(4020)┆ 评论(29)┆  推荐 收藏 分享 举报
  相关博文正在加载中